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月"究竟指的是什么具象呢?文学的审美要求却也是迥乎不同。有些时候不必去寻找一些不需要答案的文学世界。比如说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马尔克斯的《长翅膀的老人》老人究竟是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位画中人是男是女,是何身份,现实中是否有原型?这一切的一切,没有依据考究,我们就不能得出相关答案,却也依旧不影响它的审美。

"明月"作为意境中的典型表现体,于情怀,于人格,于情思。千般美丽,在古典诗词中课窥探一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沧溟空阔之潇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身上有着任侠精神的潇洒不羁,明月于他是知己于好友的存在。这时候的月亮不像是王维那样有节制地审美,远远地关照月。而李白则是纵情豁达,直接邀月饮酒。酒酣胸胆,好不潇洒。

月随我身,而非我逐月来。这时候的月亮已经与李白与生俱来的潇洒不羁的人格已经合二为一。月亮不一定是在万古山河中见证永恒,也不是于浩瀚历史中见证沧海桑田,在李白的生命中,于个人,也可是与其潇洒人格的某种映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孤光自照之"孤独"

尽管短发萧骚襟袖冷,可依旧能"独善其身",保持本心。难在迷惘间还能看清本心,君子用舍行藏,而在藏时,明月相照,肝胆自冰雪。一边有清风吹我襟,另一边有明月来相照。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宇宙万物间,只要你觉得有精神,然后与天地万物化为一体,物我皆忘,明月便自觉成为你自己的人格映照了。化用庄子的一句话,月静则明,当宁静的月色下,月光似水,人心也似水。为何在月色下浪掷浮生,可映照孤独,可无限新诗月下吟呢?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孤独实则是另一种的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共澄澈。物我合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并驾一叶扁舟。明月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是流淌在诗词歌赋里的简单审美,更多时候,它映照了当时诗人的某种人格与情感。

您的阅读是我最大的鼓励,请关注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