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儿

导读:教育是民之思想的根本,从孔子的因材施教从隋唐时代科举制度的创立,再到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它同中华民族的命运一样几经风雨波折,最终,我们国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教育体制——素质教育,这由最初的口号逐渐落实,效果甚佳,今天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深度分析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过的教育,考试和人生哪个重要?

我国教育最早兴起于孔子讲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私塾教育的发端,我认为因材施教才是孔子对教育思想做出的最大贡献,那时并没有考试,而是以文采和德行来衡量是否为君子的。到隋唐时代,由于社会的变革,确立了以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自此这种以考试为主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来的延续至今,也就是今天的高考,因为高考笼罩在整个学生的头上,才有了今天大大小小的考试,有了过分重视考试的家长和老师,有了一群群为考试苦恼的学生,因此不仅是学生,家长也应该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人生,不被任何一场考试所决定如今的人们大谈素质教育,可有多少人真正的明白素质教育,提起素质教育,有的家长就是想着让孩子报一些兴趣班,多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和夏令营,丰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有一个开心的童年。是的,这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但这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就是让我们知道,我们的人生不取决于任何一场考试,这个社会需要的也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人,它需要的是综合能力,而不是只会考试,拘泥于书本知识的刻板的人。现在小升初有面试,有人机对讲,而面试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学生自己的思想、观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因此这正是要引起家长注意和重视,不要让孩子成为只会学习、只会考试的机器。当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比培养一个博士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考试难还是人生难?

人生这道题本来就很难,家长在为你出人头地而困扰,过上比他们自己更好的生活,一直奋力的推着你向前跑;老师时刻督促、教讳着你而犯难,希望学生能开出好成绩,在升学考试中能进入到更好的学校。考试与此相比并没有那么重要了,北大的陈生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却选择了卖猪肉,面对周围的不理解,他无愧于心,是的,他把猪肉卖到了北大的水平,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心得体会,出版了猪肉销售、管理相关的书籍,它不同于市井屠夫,卖的仅仅是猪肉。另外还有新闻报道百色北师大硕士女村官遇难的事情,回乡当村官也是他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生命主体的选择。所以,家长们,孩子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想按照常规让他走完自己应该走的路,还是希望他们收获一个完整而又丰富的人生。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如此,反观那些只会死读书的孩子,长大之后都会发现自己与社会几乎快要脱轨。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够拥有自我选择能力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带着差异性来的,不要让同一张卷子、同一道题目、同一种答案来扼杀掉孩子的个性,认为自己孩子考试差就是脑子笨、智商低、不聪明,这就等于让考试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尺了,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和接受孩子的差异性,不要让考试成为孩子眼中决定自己是否优秀的标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独特的个性成为这个社会无法替代的独一无二。

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