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戏,顾名思义,要有马。为何叫马戏呢?英文原词circus跟马没什么关系,但中国古代,即有马戏这一类表演,汉朝有“戏弄蒲人杂妇,百兽马戏斗虎”的说法。先贤们翻译时,就这样用上了。不过,古代是严格概念下的戏马、驯马,现代意义的马戏,比那宽泛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如就用网上现成的概念——以驯马 、马上技艺 、大中型动物戏、高空节目为主 ,包括部分杂技 、魔术和滑稽等的综合演出,多在大型场地 (马戏院、棚、体育馆或广场)的马圈中表演。(这是1925年一个表演柔术的女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戏团的一个噱头,就是美女。百多年前欧美马戏团的大马车厢上,必画着美女。二十多年前,村里来了马戏团,在学校外坪搭起尖顶棚,每天的表演,总在高大漂亮女老板快速闪动灯光下的表演开始,入场,似乎是五毛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如果没有真正猎奇的事物与表演,自然无法吸引更多人来。这张1935年的照片里,这对能塞进小篮子的双胞胎就很吸引人了。因为他们不是小孩,都有36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拍摄于1940年的照片也是类似,看点在大号里吹小号的家伙,19岁,53厘米高,重30斤。除了各种奇异的人与物,当然还少不得高难度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1907年一场空中飞人表演,危险,需要极强的技巧,很难不引起观众尖叫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功。要想赚钱,这些真本事,才是撑场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