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演义》是小说而不是历史,罗贯中以蜀汉为正统,抑曹尊刘的倾向很明显。小说中刘备是仁义道德的化身,光彩照人。但刘备真的有那么完美吗?事实可能会让你失望。

刘备的一生,投靠过很多人,最早的是刘焉,他俩还是叔侄关系,接着投靠过公孙瓒,投靠过陶谦,投靠过吕布,投靠过曹操,投靠过袁绍,袁绍败后没有办法又投靠刘表,刘表死后又投靠孙权,最后又投靠刘璋。刘备投靠这些人时,都极尽恭维之意,在一起喝过酒,一起流过泪,一起杀过敌,这些人也都挺够意思,在危难时都帮助过刘备。

但是,这些英雄几乎最终都被刘备害过,刘焉是刘璋的父亲,刘备真正的根据地就是取刘璋而代之,成为刘备最终“进位汉中王”的地方。

早年投靠公孙瓒时,公孙瓒借了三千精兵给刘备,这可以说是刘备的第一桶金。并且还把赵云也借给了他。投靠陶谦时,陶谦死前害怕曹操报复,把儿子托付给刘备,最终刘备占据了徐州,但是没有保护老陶的儿子,陶谦的两个儿子都死于非命。徐州是刘备的第一块根据地。这个时候以为可以图天下的刘备竟然被吕布打得满地找牙,丢了徐州这块根据地,他竟然厚着脸皮投靠吕布,吕布不相信他,他又投靠曹操,利用曹操消灭了吕布。吕布这个人两次俘虏了刘备的老婆孩子,但是每次都是毫发无损地还给刘备,还曾经辕门射戟,替刘备解过围。吕布临死前刘备却落井下石,惹得吕布破口大骂!

而到了京城之后,刘备竟然又想对曹操下毒手,最后在徐州公开反曹,被曹操吊打后又投奔袁绍。可惜的是在袁绍那里还没有站稳脚跟,袁绍就被曹操打败。刘备又南下投靠刘表,这可是家门,是亲戚加兄弟,然而,刘备打的就是刘表的主意,看上的就是刘表这块肥沃的荆州根据地,想取刘表而代之,没有想到还没下手,刘表就吐血而死了,其子之一刘琮投靠了曹操,但刘备还是有收获,取得了另一子刘琦驻守江夏的军队,大概2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传奇的一生

也就是凭借这点兵力,在诸葛亮的一顿吹嘘下,才有资格能够与孙权联手抵抗曹操,而且还向孙权借荆州。

很不人道的是,宅心仁厚、敬老尊贤而又年纪轻轻的刘琦却不明不白地病死了!同时,赤壁之战,刘备的身影都不见,远远观望,如果孙权败,他竟然想图谋孙权,没有想到周瑜竟然率领3万军队打败了曹操80万大军,曹操逃离荆州北去。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竟然赖着荆州不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是仁义的化身

刘备从此以荆州为基础,又去投奔自己的第一个恩人刘焉的儿子刘璋,刚一见面是称兄道弟,又哭又笑,取得刘璋信任之后,刘备又开始向刘璋下手,最终取得四川,完成了割据一方的伟大宏愿,拥有了自己的江山,最终因此而称帝,建立蜀国(当然自称汉),成为三国之一,终于成为成功的英雄。

此时,刘备以为自己的翅膀硬了,以东吴吕蒙夺回荆州、杀害关羽为理由,撕毁孙刘联盟协议,亲自率十万大军东征,没有想到这次输了个彻底,全部家当十万大军被陆逊消灭得干干净净,狼狈逃回白帝城,最后活活气死,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夫人

刘备的前半生非常的坎坷,有很多次仓皇逃跑,差点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了,更顾不上老婆孩子。刘备一生多次丢下妻子儿女独自逃命,第一次是刘备在和袁术作战期间,被吕布偷袭,不光丢了徐州,留在城里的老婆孩子还被吕布掳走。所幸后来刘备和吕布求和,吕布又把老婆孩子送还给了刘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夫人

第二次又是吕布,这一次吕布没有给刘备求饶的机会,直接把他打得穿城而过,落荒而逃。吕布没有杀他的妻子儿女,而是把她们交给糜竺安置。刘备跑到曹操那里求救,曹操给了刘备兵马,帮助他打回徐州,但依然没有打过吕布。曹操派夏侯惇出马,也没能击败他。最后曹老板亲自出马,给吕布上演了白门楼的故事,杀了吕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糜夫人

刘备命途多舛,第三次风云变幻,当初的恩人变成了最大的敌人。刘备向曹操请求拦截袁术的任务完成之后就不回来了,顺手就杀了曹操所设置的徐州刺史,再次成了徐州的主人。这一次把曹操气得半死,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好景不长,刘备没想到,在曹操和袁绍大战在即的关口,曹操竟好整以暇,亲自来收拾自己了。当情报到来的时候,刘备还不相信,亲自出城观望,等看到曹操的旗帜的时候,不敢与之争锋,立即只带随从几十人逃走,留下了完整的大军被曹操收编,城里的妻子孩子被曹操所得,还赔上了一个关羽。这才有了后来关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第四次是在当阳长坂坡上,刘备带着众多人群缓慢地撤退,被曹操轻骑赶上,刘备再一次丢下所有人马,只带张飞、诸葛亮等人逃走。所幸甘夫人和刘禅得到赵云保护,失而复得。但两个女儿就被曹操手下曹纯捡走,糜夫人也投井而亡。刘备这个人,你薄情寡义,做了也就做了,还留下这么一句“妻子如衣服,兄弟是手足”,你确定不是想招女同胞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足兄弟

您的阅读是我最大的鼓励,请关注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