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梅雨季节,潮湿闷热,一阵嘹亮警笛声由远及近划开了雨雾朦胧的天空。一辆警车闪着警灯驶入金华市看守所大门,一名带着手铐的女子被押下了车。

贾卫芬,女,1966年出生,曾在金华市交通局下属公路稽征处工作,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1996年至1997年之间,套取公款后出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卫芬被押回金华

2019年6月25日,潜逃22年的贾卫芬,被金华市纪委市监委、市公安局联合追逃专案组押送回金华,为贾卫芬长达22年的潜逃生涯画上了句号。

百万里寻一,为的就是找到你

2019年,中央追逃办对全国党员和公职人员失联和外逃进行了大起底。根据省纪委省监委统一部署,金华市纪委市监委派驻交通局纪检监察组在与公安机关梳理外逃人员过程中,发现了原稽征处工作人员贾卫芬长期外逃情况,市纪委市监委随后直接对贾卫芬案件重点挂牌办理。市纪委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召开追逃追赃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在逃人员案情,对贾卫芬追逃方案作出部署要求。4月以来,在市纪委市监委统筹协调下,市公安局通过大数据比对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分析了数百万条信息。2019年6月,发现在逃人员贾卫芬与江苏南京一名叫“徐洪梅”女性相似程度很高。

“相似度96%以上,我们几乎马上锁定了目标”谈起发现线索到抓捕贾卫芬归案,参与追逃的办案人员仍有几分当时的兴奋。

“太不容易了,22年了,贾卫芬几乎从来没有直接和丈夫、女儿联系,不打电话,也不通信。”办案人员曾以直接或是通过他人旁敲侧击等方式向其丈夫、女儿了解情况,得到的答案是贾卫芬早死了,案件陷入僵局,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和线索。

“掌握这个线索后,我们进一步进行了核对分析,发现目标人物与其他一些潜逃人员的悲惨经历不同,有正式的工作,还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会不会找错人了?”

专案组根据掌握的线索,对贾卫芬亲属逐一进行了排查,新的重要线索出现了!“‘徐洪梅’和贾卫芬的亲属有通讯联系!是重大的疑点。”侦查发现,‘徐洪梅’曾多次来过金华,而且几乎都是贾卫芬的亲属去接的火车,也曾住在贾卫芬的亲戚家。

几条线索有了交集,自此锁定了目标,基本确定了“徐洪梅”就是贾卫芬,市纪委市监委和市公安局成立联合追逃专案组迅速制定了抓捕方案。

数千里苦追,潜逃22年终被抓

1996年至1997年之间,贾卫芬利用了工作上的便利,套取了一定数额的公款供个人生意周转,后来又多次的套取公款弥补先前的“窟窿”。随着“窟窿”越来越大,贾卫芬眼见补不上了,心知事情迟早要败露,产生了潜逃的想法。

1997年10月,贾卫芬以请假的名义向时任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得到批准后,第二天一大早贾卫芬在没有告知丈夫的情况下离家出走,并带走了尚年幼的女儿,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后来她将女儿送到江西省南丰县的大姐家后,再次消失,连女儿都是婆婆去南丰接回金华。

稽征处很快发现贾卫芬联系不上,迅速进行了内部排查,确定了贾卫芬的失踪与其侵占数额较大公款有重大关联,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同年11月,市公安局正式对贾卫芬立案侦查,并上网追逃。

谁都没有料到,这一追就是22年。

2019年6月24日,金华市纪委市监委、市公安局联合专案组人员驱车赶赴江苏南京,开展蹲点守候、线索排查。迅速摸清了贾卫芬在南京的住所和江苏某公司工作单位,确定了其活动规律和经常的落脚点后,办案人员对最终抓捕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决定提前抓捕。6月25日上午8:30,专案组与当地警方配合,撒开了抓捕贾卫芬的大网。

“人已在地铁过来上班路上,大家准备!”

“贾卫芬!”面对突然出现的办案人员,“徐洪梅”一时间懵了。

“知道找你什么事吗?你以为换了个马甲我们就找不到你了吗?”

在办案人员面前“徐洪梅”低下了头。嘴里不清楚的嘟囔着“22年了,还是被你们找到了。也好,总算是解脱了!”

在确认身份和简要核对案情后,专案组立即回程,经历5个多小时车程后,当天下午7点赶回金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贾卫芬执行拘留,送金华市看守所羁押

漂白了身份,成为公司的白领

从审讯中得知,贾卫芬出逃之后,先后辗转广州、成都、镇江(杨中)等地,2004年前后,在江苏南京,贾卫芬冒用他人的身份,做了一张户籍地在江苏淮安的身份证,摇身一变成了“徐洪梅”。之后,贾卫芬进入了一家企业工作,就这样五年、十年过去了,“徐洪梅”都快忘记了自己本名,而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生活逐步稳定,还在南京市区贷款买了房。

在金华市看守所,提到当年的事,贾卫芬后悔不已,说自己当年想着为了拓展家里的运输和溜冰场生意,就谎称银行贷款瞒着家人“借”公款补贴家用,打算赚了钱再还上,从此犯下了错误。后来因为还不上了,既怕被抓,又怕连累家人,想着一走了之,认为时间长了,单位应该会忘记。但她心里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侵占了公款这件事情。出逃以后,贾卫芬心里也知道公安机关和原来的单位都在找她,有过一段担惊受怕、东躲西藏的日子,摆过地摊,也打过零工,一直没什么稳定的工作。后来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了,但逢年过节想念亲人的日子更是煎熬。自己曾有过自首的念头,想着赚到的钱能把“窟窿”补上了就去自首。

被抓后,贾卫芬说“潜逃的这些年里,也曾偷偷回过金华几次,由于害怕被抓每次都很快离开。”“如果我当年不犯那样的错误,不逃跑,现在也不会落到这个下场。”

22年如一日,拨开迷雾见天日

“从1997年开始,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贾卫芬的追捕。今年以来,在金华市纪委市监委的领导和推动下,时隔22年能够把人抓住并安全的带了回来,只有亲身经历这一切的人才明白其中的艰辛。”办案人员感叹道。

22年来,市公安局根据其有多名亲人在外省的情况,曾多次组织力量赴江苏、江西等省多个地市、县调查取证,寻找线索。贾卫芬女儿读小学期间,专案组接到线索,有一个从江苏杨中市寄过来的包裹,包裹由其一名亲属签收,里面是小孩的衣服。随即办案人员赶往扬中调查,但线索再次中断。2011年在逃人员大排查中,市公安局也曾专门集中力量组织攻坚,但苦于没有有效线索,一直未能找到人。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金华市纪委市监委高度重视追逃追赃工作,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同步发力,主动加强与公安机关协作配合,强力推进追逃追赃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一些长期外逃人员已被追回。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追回外逃人员6人,其中,出逃年限最长的就是贾卫芬。

贾卫芬案件虽然已经过去了22年,按现在的标准涉案金额不算特别巨大,但是对贾卫芬的追捕一刻也没有放松过。贾卫芬的归案也再次表明,潜逃人员无论是跑到天涯还是海角,无论出逃年限有多久,纪检监察机关必定会穷追不舍,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在市纪委市监委领导统一指挥下,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从发现线索到确定目标,再到抓捕贾卫芬归案,总共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再次释放有逃必追的强烈信号。”专案组负责同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