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林夕的文字先告一段落,把时间腾出来,让吴颂今老师来给我们上堂课。

恩,我知道,相比林夕、方文山,吴颂今这个名字对你们而言陌生了些。所以,下面容我抽调几分钟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吴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国家一级词曲作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2、词作总量上千首,代表作有《风含情水含笑》、《茶山情歌》等。

3、歌坛女弟子为杨钰莹,代表作多为杨钰莹演绎。

今天第一课叫:认识歌词(1)——歌词与诗的异同。

等等,打住,我知道听课费时间,你们忙得很,所以我已经做好笔记,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大家看完有疑惑,我下节课转告吴老师。

歌词有别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歌词,就是“歌曲中的词”。词是什么?词就是词句、语言。这是对歌词最权威最通俗的界定。

歌词的别称很多,主要有俩:

1)歌诗:歌词与诗同出一源,具有诗的特征。

2)唱词:供唱而不是供读。

歌词和诗是血缘最近的姐妹艺术

在古代,诗和歌词本是一家,只是到了近代才分家,成了不同的文学体裁。所以两者具有很多相似点:

1)都是分行排列的韵文;

2)都是以抒情为其艺术特征;

3)都善于运用形象思维。

差异化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已分家,两者定有不同。我们在歌词创作中必须把握它有别于诗的特点。

主体意识不同:

词作者往往充当群体或个人的代言人,能为了引起大众的共鸣,必须考虑大众的歌唱情绪。

诗的作者以心灵理解世界,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可以天马行空,随意发挥。

使用功能不同:

歌词:入乐,能供人们口头歌唱和聆听的。

诗:只供阅读。

篇幅长短:

歌词:不能太长,一般只有几行、十几行。歌词是要谱曲后唱给人听的,一般每首歌短的两三分钟,长的也就三五分钟,六分钟到头。

诗:有短有长,几百行,几千行都有。

段落结构:

歌词结构必须跟曲子的结构一致。

诗更多的是自由体结构。

语言风格:

歌词更加口语化,更加深入浅出,因是听觉艺术,必须让人一听就懂,即时共鸣。

诗一般是书面语,文绉绉,可以反复阅读,慢慢理解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题表达:

歌词直截了当,明确地唱出来:如《我的中国心》,一听就知道表达热爱祖国的主题

诗含蓄,隐藏在字里行间。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或使用手机百度一下“说话式唱法app”进行系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