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队的夏天》1V1尘埃落定,几家欢乐几家愁。16支乐队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的个性、魅力和才华。1V1只是节目的娱乐形式,比赛没有输家,都给中国摇滚乐争脸了。这必将给中国摇滚乐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场评论貌似除了对南无略有微词之外,别的都是褒奖有加。而南无面对苛责,也是一副笑骂由人状。联想到盘尼西林自诩90后最好的乐队、click#15的自我陶醉,这些自信,不正是推动摇滚乐不断前进的个性使然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16强乐队时,我做过一个统计:上世纪成立的5支,占31%;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成立的8支,占50%,近十年内成立的3支,占19%。1V1后晋级的,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1V1晋级成立年份

面孔1989年

新裤子1996年

海龟先生2004年

刺猬2004年

旅行团2005年

Mr.Woohoo2008年

盘尼西林2012年

九连真人2018年

成立于上世纪的2支,占25%,新世纪前十年成立的4支,占50%,近十年内成立的2支,占25%。虽然统计这样的数据意义不大,因为每个乐队的表现都很出色,而且1V1配对有很多的偶然因素,待定的也可能比其他晋级的出色,但是,有些细节还是值得琢磨的。

配对的逻辑基本上是三种情况:同年代在一起,辈分相同,输赢都不失面子,谁也不得罪,这个占比最多,所以造成16强和8强的年份占比基本相同的情况;不服气或者看不顺眼;挑剩下的拉郎配。具体谁是什么情况,看者自己琢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V1对决中,跨代对决的数九连真人(2018年)和黑撒(2007年)、Mr.Woohoo(2008年)和click#15(2015年)。年轻乐队交出的成绩单是一胜一负。

九连真人不需要多余文字来吹捧了。在第一次表演《莫欺少年穷》时,我还是比较节制地乐观,大家可以看我前面的文章,虽然有些欣喜,但是没有过多表扬他们什么。因为单凭一首歌,还无法判断他们的素养、功底和积淀,要预言什么明显不靠谱。看了他们改编《凡人歌》后,我对他们在音乐上的野心有了期许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lick#15虽然输了,但是虽败犹荣,要知道他们面对的是老奸巨猾的玛斯卡。没有一支乐队面对玛斯卡的时候敢说自己胜券在握。click#15是这档节目最大的发现之一,他们是这个舞台上最具有观赏性和侵略性的乐队之一。毫无疑问,他们代表了中国摇滚乐的未来和希望。

还有同样年轻的盘尼西林,这支成名已久的年轻乐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青春盛宴,不光有年龄上年轻的乐队,那些老炮们也一样焕发出青春的躁动,仿佛时光倒流。他们用生命吟唱对摇滚乐的热爱,告诉年轻人,青春和年龄无关,青春是一种信仰,不是“老子也曾经年轻过”的韶华老去的感叹。

面孔20多年来终于有了一首让我循环的曲目,我发现晨辉的嗓子在这首歌里不再是短板。面孔的台风具有纯正重金属摇滚乐的典范,这也是中国第一代摇滚乐人的共同标志,也是摇滚乐现场永远迷人、让人血脉偾张之处。现在的乐队身上基本上看不到了,真应该好好学学。

新裤子的爆发让我刮目相看,庞宽原来不面;反光镜老而弥坚,朋克不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痛仰的改编,好像网上批评的比较多,对于这我一点都不奇怪。痛仰的成长从来就是谤誉参半,而且如果不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的话,那些聒噪真没必要闲得蛋疼。痛仰10年前也有首改编歌《敢问路在何方》,我给当年的小年轻听,也是一脸“什么玩意”的鄙弃。摇滚乐不仅是金戈铁马,也有侠骨柔情。也别狭隘地以为柔情是民谣的专利,金属乐的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才是肝肠寸断刻骨铭心的销魂。

对于这次节目的改编环节的创意也很有意思。网上有些关于改编和翻唱区别的争论,我没那么专业就不参战了。而且我觉得参战的有些人用了很多术语说着我看不懂的话可是我觉得他们其实自己未必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关于原唱的不管什么方面的争论,背后的黑手归根到底就是各家的黑和吹在作祟,每每想到这点我就觉得很泄气。当纯粹的音乐变成了山头文化,那就只剩下谩骂和暴力。

把张杰放在改编对象的名单中,我无法揣测初衷是什么,可总忍不住嘴角溢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坏笑。把张杰这个著名的中国摇滚乐改编爱好者扔到真正的摇滚乐人改编圈里供审视,其意象所具有的反讽和戏剧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原唱是什么等级的水平,所有的改编都很精彩,不仅体现了乐队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把作品打上了自己的鲜明烙印。有没有听过原唱作品,这已经不重要了。像盘尼西林的《new boy》,20年的光阴,没有给这首作品蒙上一点岁月的尘埃。哪怕歌词,哪怕曲调,哪怕歌者,时间没有在这首歌上划下任何记号。这就是青春!多么可怕的青春!哪怕是20年前的青春火焰,时间都无法封存无法冷却。青春是如此的鲜活,虽然在不同的时空下。一旦在未来某个时间点燃,它就会瞬间穿越时光隧道扑面而来,炽热依然。青春,不可复制,永远不老。摇滚乐属于青春,只要心中的青春之火不灭,摇滚乐就永远不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孔出现在这个节目中,我说这是具有划代意义的一件事。这意味着,在他们之前的那些乐队已经成仙,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了,不会参加具有比赛性质的节目了。

从摇滚乐的传承来说,面孔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承上启下的。他们的乐风深受第一代摇滚人的影响,走的也是纯正的重金属路线。他们亲眼目睹了中国摇滚乐第一个黄金时代的辉煌,也体验了从高空坠落的疼痛、彷徨、迷茫。

关于面孔乐队,可以看本人的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lick#15在节目中反复念叨着快坚持不下去,每月收入平均只有1000元等等,暴露了中国摇滚乐血淋淋的现状和窘境,撕下了中国娱乐圈温情的伪装。这个场景里,两个才华横溢、傲世独立的年轻音乐才俊,还在为明天的温饱生计犯愁;隔壁的录像棚里,大批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芭比鲜肉为了暴富任人摆弄搔首弄姿勾心斗角愚弄未成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lick#15的问题,对面孔来说是,不是问题的问题。正是在他们身上依然传承了中国摇滚乐不屈不挠死磕到底的理想主义精神,才让他们坚持到现在。岁月可以轻易在他们的肉体上磨砺出丑陋的痕迹,可是无法混杂进他们滚烫的音乐中成为不和谐的沙砾。这就是摇滚乐的力量,也是中国摇滚乐血脉不绝的根源。

所以,我们看到节目中,很多人流泪了,很多人被唤醒了,这很多人里有乐队,有乐评,也有乐迷。被唤醒的不仅是青春,还有摇滚精神。玩什么音乐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摇滚乐不重要,重要的是摇滚精神不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面孔出现在节目中担负起中国摇滚乐传承的使命。从这个意义来说,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