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已经为人父母的朋友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当自己准备出门的时候,如果被孩子看到了的话,孩子就会哭闹着不让自己走,虽然这说明孩子很依赖父母,但是也会让父母感到有些心疼,特别是关上门之后还能听到孩子的哭声,心里会感到很不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来越不黏人的孩子

小燕是一家企业的高管,平时工作很忙,孩子五个月的时候,小燕就请婆婆过来帮忙照顾孩子,由于自己整天忙于工作,所以很少有时间去陪伴孩子,只有下班之后才有那么两三个小时可以陪孩子玩耍,孩子小的时候还好,当孩子长大了一些之后,就变得特别黏人,小燕有时候想要躺下休息一会,但是孩子非要让妈妈陪自己玩游戏,这让小燕感到有点苦恼。

而且小燕发现,孩子长大后,经常会黏着自己不让自己出门,每当早上要出门上班的时候,孩子都会大哭一场,但是小燕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工作,所以每当自己准备出门的时候,就让婆婆把孩子骗走,说房间里有新玩具,或者说带着孩子看动画片等等,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之后,小燕赶紧出门上班。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发现妈妈走了还会哭闹,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就像是习惯了一样,即使是妈妈走了,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黏着妈妈,有时候甚至都不会抬头看妈妈一眼,仍然在玩着自己的玩具,妈妈下班和孩子打招呼,孩子也只是微笑敷衍了事。

婆婆很高兴,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不会继续黏着自己的妈妈,但是小燕却不那么认为,她的心理很不是滋味,这不是小燕想看到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不让父母出门,父母不要采取“骗”的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依赖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小孩子很缺乏安全感,只有在自己的爸爸妈妈身边,才能够感觉很安心,当孩子看到父母要离开自己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些害怕,所以就会哭闹着不让父母走。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不要去找各种理由去骗孩子,虽然骗得过一时,自己顺利出门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这种欺骗会深深印在心灵深处,当孩子习惯了这种欺骗之后,孩子表面上是长大了、懂事了,但实际上却是对父母已经失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孩子有了“分离焦虑”,父母处理不好的话,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伤害

当亲人与孩子即将分离的时候,孩子会感到焦虑、不安、哭闹等情绪,这种情况被称作“分离焦虑”,父母要好好处理,不然会对孩子产生以下几种伤害。

1.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

当孩子发现,父母总是骗自己,然后再偷偷离开,会认为父母这样的举动是不爱自己的表现,孩子会感到很伤心,时间长了,孩子会对父母很失望,也会感到特别失落。

当孩子有了这种心理之后,就不会再继续关心父母会不会离开自己这件事,也不会期待父母下班回到家之后的时光,但很多父母却会因为孩子的这种表现而感到沾沾自喜,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父母总是不找任何正当理由而离开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没有安全感,这样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意和父母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想法,每天都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同时,孩子缺乏安全感也会引发很多心理问题,比如敏感、多疑、自卑等等。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是建立安全感的最佳阶段,如果此时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那么等到孩子长大后再想弥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3、不再信任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平时要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好榜样,但如果父母总是以欺骗的方式离开孩子,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不信守承诺,说话不算数,孩子慢慢会对父母感到很失望,也不会再听信于父母。

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性格会变得特别多疑,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做事唯唯诺诺,不会与他人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这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工作、家庭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变得爱撒谎

孩子出生后,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需要父母教会孩子很多东西,但是父母如果总是骗孩子的话,也会让孩子学会撒谎,小时候会和家里的人撒谎,长大之后还会和老师同学撒谎,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是不受欢迎的,等到孩子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了之后,也很难融入到全新的环境。

遇到这样“黏人”的孩子,父母到底应该怎样做?以下四点值得借鉴

1.和孩子讲清道理

父母在准备出门的时候,要对孩子实话实说,如果孩子不愿意让父母走,父母要和孩子讲清道理,比如妈妈在出门之前,可以温柔地对孩子说:“妈妈要出去工作,妈妈每天只有这样做,宝宝才能够有新衣服穿,等到宝宝上大了之后,也会和妈妈一样出门上班,宝宝乖乖在家,等到妈妈下班了就第一时间回家来陪宝宝玩。”

对于一些月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可能听不懂妈妈说的话,但是妈妈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安慰孩子,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重视,情绪自然就不会太过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找一个恰当的理由

父母不要总是用“欺骗”孩子的办法,而是应该找一个恰当的理由,这样这才不会伤害到孩子。比如爸爸可以告诉孩子:“爸爸要和超人一样,出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等到爸爸忙完了就回家陪宝宝。”孩子听到后,不但不会哭闹,反而会特别崇拜爸爸,可能还会催促爸爸快点出门呢。

3.跟孩子做个约定,并且遵守约定

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有时候敷衍一下就过去了,但是孩子也有自尊心,也需要被尊重,所以当孩子不让父母出门的时候,父母不要总是敷衍了事,可以跟孩子做一个约定,并且要遵守这个约定。比如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妈妈要出门上班,你在家等着妈妈回来,如果你听话,妈妈给你买新玩具。妈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有所期待,也能接受与妈妈的短暂分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让家里的其他成员多与孩子接触

小孩子的依赖性很强,谁带孩子,孩子就会和谁亲近,父母可以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过来帮忙带孩子,多让孩子与他们接触,时间久了,孩子就不会那么依赖自己的父母,孩子从家庭里其他的成员身上也能够找寻到安全感,这样一来,当父母出门的时候,孩子也就不会感到焦虑和不安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健康固然重要,但是教育问题也是很主要的,父母要用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多一些耐心和细心,尊重孩子,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