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街道办事处 崔文博

家风,如同一个人有气质、一个国家有性格一样,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可以将家风理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作是一个家庭的传统,是一个家庭的文化。

四书五经中有一篇《大学》,从中衍化出来的八个字几乎人尽皆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短短八个字,确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也是我们后辈们自当遵循的理想和信条。

在看到出身军人家庭的崔译文在危急时刻,与凶手搏斗的勇气,他的父亲面对危险推开战友,身动30多次手术依然想要站起来的坚强和他母亲再苦再累不向命运低头的不屈时,谁的内心能不产出一种震撼,真正的家风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家风”,他曾经发表重要讲话,也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由此可见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华人首富李嘉诚有两个儿子,不了解的人也许会认为,两个含着金钥匙的公子哥,自小应当是衣食无忧,长大顺其自然的继承父亲的遗产,对他们来说,钱也许没有什么概念。可不成想,了解过的人,才会对李嘉诚的大智慧钦佩有加。孩子年幼时,李嘉诚经常带他到报纸档口,看一个边卖报纸边做功课的小女孩。目的是要他了解,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钱人之外,还有很多人处于艰难和困苦之中。他告诉儿子,像你有这样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孩子并不多。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地利用,而不是享受和挥霍。从上学开始,他便带着孩子挤公交,在贵族学校那些满是坐着豪车,带着保姆的“少爷”眼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标新立异。甚至孩子从名校毕业以后想来他的公司任职,却被他拒绝了,让孩子们自己打江山,用实践来证明自己。正是李嘉诚的教育方式和独特的家风后来才成就了香港乃至华人的神话。

说到这不禁想起了我的母亲,小时候母亲给我最深的印象无疑是那种近乎苛刻的节俭。她经常用"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类的话语教育我,生活中随手关灯、节约用纸、拧紧水龙头、不浪费一粒粮食等,一切都习惯成自然。正是这种无声的教育,让现在独自在外的我受益匪浅。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守望家风,不仅需要我们守住老一辈人优秀的传统,更需要我们自己克勤克俭,以身作则的影响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