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浊清

一百多年前,法国强塞给中国一“垃圾场”,如今中国成最大受益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中国的领土是集中在亚洲地方,在海外并没有土地,但是人们并不知道的是,远在3000公里外的北冰洋上,中国仍然有一片土地,这块土地在以前十分不受重视,如今变得十分有价值,中国公民可以自由的进入和停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块土地就是斯瓦尔巴群岛,那么这块土地是如何而来的呢?这还要说到一战,在当时一战的风浪席卷了全球,很多国家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无论是对于战败国还是战胜国,虽然距今已相隔百年,但是战争的残酷景象仍然历历在目,而在当时以德意志为首的同盟国节节败退,在投降之前,北洋政府看见德意志节节败退,于是就以劳动力支援的方式加入了协约国。

而当时中国正处在军阀割据之下,段祺瑞只有劳动力能够支援协约国战斗,中国作为战胜方,却被迫签订协议,这实在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在20世纪初,欧洲国家发现斯瓦尔巴群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他们都想争夺对于该岛的主权,但是如果不缔结条约的话,那么欧洲国家很有可能对此地发动战争,为了不陷入这种互相争夺的情况下,欧洲国家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混乱时期,国内军阀割据,为了争夺领土互相残杀,因此他们并没有时间理会这个条约,而1925年,法国派代表去找段祺瑞政府,并且希望段祺瑞能够承认这个条约,在当时段祺瑞对这个地方并不感兴趣,但是他还是接受了,可以说段祺瑞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斯瓦尔巴条约》规定,该群岛不得用于军事目的,但是签约国可以自由进出群岛,无需签证,并且享有捕鱼和狩猎的权利,以及开展海洋探索、采矿、商业活动和科研调查的权利,在当时段祺瑞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条约对中国是多么的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91年,中国真正的开始行使条约签署国的权利,促成这一点的并不是政府的行动,而是一位来自民间科学探险的探险家,也正是因为这个条约的原始文本,为中国人后来北极站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直到后来,1991年8月5日,五星红旗在北纬81度的地方缓缓飘扬。凭借着这样一个条约,在地理上和中国没有任何关联的斯瓦尔巴群岛,和中国有了很大的联系,中国也因为这个条约有了在此地的话语权,不得不说这是百年之前北洋政府留给后辈的一笔宝贵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