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木莲妈妈原创作品,图片为木莲妈妈原创插画,欢迎个人评论分享收藏

糖果是一个快要两岁的小公主,平时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很忙,都是姥姥带孩子。从小姥姥就给糖果灌输要有礼貌,见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的思想,可是孩子一天天的大了,姥姥却发现糖果有点小害羞。

一次姥姥带糖果去超市,正好迎面看见邻居张爷爷,姥姥赶紧说,快和张爷爷打招呼问好,结果糖果非但没打招呼,反而直接躲到姥姥背后。

这个时候,姥姥非常生气,严厉的说,快点,快和张爷爷问好,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在家白教你了。越是这样说,糖果越是躲得厉害了,始终不肯说话。张爷爷见状,赶忙说,没关系,还是个小孩子,这是有点害羞了。结果等张爷爷走了,糖果小声的说,张爷爷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姥姥很着急,原本自己在家都教育的好好的,怎么关键时刻就这样呢?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这么害羞呢?

其实害羞这个词语,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感觉到被他人评价,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担心和尴尬的倾向。

为什么小孩子会害羞呢?

1:没有完全的学会正确的交往相处方法

很多父母都是在家里教孩子如何有礼貌,但是实践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或者是由于有的时候,孩子主动地礼貌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对方的相应,这都会造成孩子再和陌生人接触时产生抵触和恐惧。

其实不必强求,可以给孩子尽可能多的做一些示范性的引导,让孩子模仿性的学习人和人交往的模式。如果没有做好示范,孩子就会不知所措,进而产生害羞。

2:被别人认为的害羞

有些害羞实际是被贴上的标签,是被别人认为的害羞。有些孩子小时候,由于偶然一次的怕见陌生人,而被别人定义为,这孩子太内向了,太害羞了。

时间长了,在孩子的心里也会产生这样的标签化,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性格,从而自我保护意识就更强烈了。

3:害羞也是有阶段性的

孩子在3岁以内,父母带孩子见到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机会比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接触到更多的人,更新奇的地方,会让孩子感到莫名的恐慌和害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孩子的内心压力比较大

科学证明,孩子的害羞和家庭的因素也占有很大的影响,比如父母平时沟通就比较少,家庭氛围不和谐,时间长了,孩子会变得性格内向,压力会变得很大,时间长了会变得越来越害羞。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心理呢?

1:不能给孩子贴上标签

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害羞状态,都会随口的说出自己家孩子很害羞,很轻易地就给贴了标签,对于小孩来说,被大人的这种暗示而变得内向,以后更怕出错,更加害羞。作为父母面对害羞其实要做淡化处理,不要刻意的去贴上标签。

2:尽可能的引导孩子和别人交往

对于害羞的孩子,父母要引导孩子,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和氛围,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或者是去小朋友家做客,多接触一些小朋友,让孩子的交际圈慢慢地扩大,时间长了,也会减少孩子的距离感,性格上会变得开朗得体,家长也要多鼓励孩子,及时肯定,让孩子越来越勇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父母给孩子多做示范

孩子大多都会模仿父母,言行举止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交际上,比较开朗热情,就会熏陶孩子变得不那么害羞。

4:让游戏和阅读来改变孩子的害羞

父母平时也可以给孩子多阅读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类似的的教育,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慢慢地熏陶孩子的性格,慢慢的帮助孩子消除害羞的心理。

害羞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小孩来说,作为父母不要过于着急,平时做好正确的引导,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交际的机会,正面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走向自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