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仓颉庙内古柏参天,浓荫蔽日,据统计仅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柏就有46株,它们与曲阜孔庙古柏群、桥山黄帝陵古柏群并称为中国三大古柏群。若论平均树龄,仓颉庙古柏群最为年长,这些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古树,至今仍枝繁叶茂,被称为“绿色的国宝,活着的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庙内的每棵古树都有一个奇特的名字和美丽的故事。全国百棵名树之一的“柏抱槐”有4000多年的树龄,柏树中生长的槐树也有近2000年的树龄,两棵树同生共长,形成这一奇妙的景观。“柏抱槐”也被民间称为“结缘树”,寓意朋友结缘,友谊长存;夫妻结缘,白头到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上树龄最长的古柏,是相传为仓颉亲手所植的“手植柏”,此柏高17米,腰围7.28米,根围9.3米,距今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传说当年仓颉给自己选墓地时,认为仓颉庙所在地是一块头枕黄龙山、足蹬洛河水的风水宝地,于是亲手在此种植了这棵柏树作为标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仓颉庙的古柏堪称与中华文明相始终,不过庙中最珍贵的文物却是清乾隆年间临摹篆刻的石碑《仓颉鸟迹书》,碑文中的28个象形文字据说是仓颉造字的原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这28个字5000年来一直无人会念,据说秦朝的李斯也只能辨认出其中8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看似简单的28个字,古人早已琢磨久矣,宋代《淳化阁帖》认为应该念:“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乙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解释为:黄帝征服炎帝,平定蚩尤,成为天下共主,自此干戈不起,百姓安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书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他依照鸟兽足迹的形象创造文字,开创了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相传仓颉造字感动了天帝,于是为人间降下了一场谷子雨,从而形成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每年谷雨时节,民众都会到仓颉庙祭拜仓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的阅读是我最大的鼓励,请关注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