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分析两种空首布,看一下你们有没有收藏的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中晚期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

身长10.25厘米,肩宽5.4厘米,重30.4克。铸行于周王畿(今洛阳周王城附近),面文“于”字,这种钱币是从一种叫作“钱”的原始青铜铲演变而来,长銎、平肩,足面略向内凹呈弧形,銎内呈楔形,正面有一凸起,面、背有一对称的三角形穿孔, 钱身面、背有三道平行坚纹,这枚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铸造精美,通体蓝绿色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点评

空首布与青用炉形状相近,由农具铲演变而来,有出土实物为证。青铜是比牧费重的全属,在商品交换中深受人们的欢迎。《国语 周语下》中“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将铸大钱。”其中“大钱”,可能说的就是)大型空首布。但是,这种铲形的“钱”,为什么又称为“布”。有学者根据有关文献及《云梦秦简》的内容,论证称“钱”为“布”,大概是因为布帛的“布”也是我国古代一种实物货币, 后来就习惯了以“布"代“钱”。有些例子表明,秦国原来用布,虽然后来不再使用,但仍把它折合成钱。铜钱代替布以后,人们还习惯于把新的铜钱也称之为“布”,战国时期许多地区人们称货币为“刀布”“钱布”, 其中的“布”字未必是从“钱博之布”演化而来。《云梦秦简》中有一种当时被 专作通货的“布”,说明“布”的确曾用作“货币”,称“钱”为“布”,很可能与“布帛”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战国早中期“东周”空首布

通长9.3厘米,重25.3克。流通于周王畿内及其周围地区(今河南洛阳附近),面文“东周”为古国名。这枚小型“东周”空首布存世稀少,完美无缺,着实让藏家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点评

空首布由一种叫作“钱”的青铜铲演变而来。这枚空首布柄身较长,銎内带有黄色范泥,钱身较薄,面背皆有三道凸起纹饰,中为竖纹,两边为斜竖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东周”古国名,《史记. 周本纪》有载:“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东周”空首布铸行于周王畿内的说法,也得到文物考古发掘及发现的证实,绝大多数出土于洛阳周王城遗址周围,而面文“东周”空首布的存世数量仅约160枚左右,绝大多数收藏于文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