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南北就有很大的沟壑横在中间。北方气候干燥,环境恶劣,难以种植粮食,所以北方多为游牧民族,而这也养成了北方好争的性格。而南方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优渥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千百年来的历史中,两种文明不断冲撞,融合。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南北两方都会发生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溯到周朝时期,中原政权就饱受游牧民族的骚扰,让周王不胜其烦。甚至在周朝发生内乱的时候,还会联合游牧民族参与战争,将国家弄得民不聊生。到了战国时期,赵,秦,燕等一直处于抵抗匈奴的第一线,到了秦始皇时期,修筑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外族的入侵。虽是却不得根除这一麻烦,但也逼得匈奴向北迁移,去到环境更加恶劣的地方生存,而这也让他们的战斗力更加顽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汉朝时期,名将卫青,霍去病虽然也数次重创匈奴但是却始终无法解决北方边患。中原的骑兵根本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只要被引入草原内部,中原骑兵就像是玩偶一样被蒙古骑兵玩弄于手掌中。在中原训练骑兵要话费很大的代价,所以一般皇帝都会雇佣汉化的蒙古人,可是这样也有一个弊端,只要国家陷入财政危机,这些有兵权的异族就会拥兵自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朝的时候,国力并不是很强,养不起这些兵。到了南宋时期,皇帝更不敢将这些随时可能扑上来反咬一口的猛兽养在身边。这个时候,聪明的汉人就只能另辟蹊径了,他们不再将抗击蒙古骑兵的重点放在养兵上,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创造武器上。宋朝虽然看起开羸弱,但是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制造兵器的巅峰时期。宋朝的床子弩、神臂弓、麻扎刀和瘊子甲都是冷兵器时代的神兵利器,除此之外宋朝还将火器运用到战场上。但是与此同时,蒙古军也在不断研发新式武器,所以宋朝当时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了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的“神兵营”才真正的制服蒙古骑兵。明明骑兵克制步兵,为何朱棣却能用步兵击垮嚣张千年的北方铁骑?

元朝在宋朝的基础上造出了严格意义上的火枪,但是操作太过于繁琐,导致在战场上也占不到太大的便宜,而持枪的军队也没有被从步兵中独立出来。永乐时期是中国火器发展的一个重大时期,明军将火枪又进一步加工改造,使其在使用的时候更加方便。于是朱棣带着这一只军队远征北漠的时候大获全胜,朱棣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对战游牧民族没有败绩的皇帝。明朝后期蒙古骑兵只能安分守己的待在北漠,不敢轻易南下放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器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南方一直不敌北方的局面,在明朝以后,匈奴也不敢太过放肆,而这也导致了火器的发展在明朝之后停滞不前。尤其是在清朝爆发的“清淮之战”,游牧民族在经过了最后的挣扎之后清王朝处于长期的和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