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最古老的大满贯,温网以其历史之悠久、声望之深远闻名于世。提到温网,大家首先会想到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清新草坪,清一色白衣亮相的球员。再从称呼上听一听,“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没有冠以城市之名,更没有赋予国家之名,场边更是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牌。而在种子排位方式和周日休赛上,温网也有别于其他三个大满贯。

温网的条条框框之多,让人不由得感慨其恪守传统。然而,也这是这一份传统造就了温网古典而独特的地位。近代网球起源于草地,而草地网球正达源于此,再加上温网与英国皇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草地网球多了一份贵族的气质,同时也映衬出了这项运动所蕴藏的古典美。经过百年的沉淀与变迁,温网始终坚持着那一份执着。

服装规则:要求参赛球员全白着装

与其他三项大满贯相比,温网是唯一一项对着装有所要求的大满贯。温网要求所有的球员身穿全白的衣服,除了赞助商logo以外的其余颜色的装饰不可以超过1cm。据说温网要求球员一律穿白色的网球服,是为了彰显对于王室的尊重,因为白色代表着纯粹与神圣。在球场上,白色的球衣不仅让人看起来利落大方,而且当球员打球过久大量出汗时,在白衣上所留下来的痕迹也并不是特别明显。

如果要仔细追溯规则的来源:实际上,温网在1963年才开始对参赛球员白色着装有了具体的要求。而到了1995年,温网开始实施对着装几乎全白的要求。到了近些年,如此规则依旧没有任何松动,甚至更为严苛。比如说,“球员的内衣,不管在干燥还是在出汗的情况下,不管在比赛过程中是不是可被看见的,都必须是白色的,但允许出现一条宽度不超过10毫米的色条。”“比赛用鞋的颜色必须几乎全白,包括鞋底。”这两条规则就曾在2013年被屡次违反,当年,耐克给很多球员都做了橙色的点缀,比如小威的内衣是橙色的,费德勒的战靴则采用了橙色鞋底,这样的搭配确实好看,但温网并没有因为两人在这片土地所取得的成就有所留情。在第一轮比赛结束后,组委会警告两人立刻换衣换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德勒橙色底的鞋子,严苛的组委会也要求更换

不过,受到约束的不只有球员,裁判、线审以及球童为了配合草地球场的颜色,制服也均是绿色的。在这漫长的传统恪守的轨迹中,也有球员从传统的反叛者变成了接受者。比如说已经退役的美国名将阿加西,曾为了抗议这个决定连续三年拒绝参加温网。不过,在他重返温网后,叛逆的他竟自发向中央球场的皇室包厢屈膝以示礼节。而到如今,不管是温网独特的魅力,还是严苛的规则所限,大部分的球员都表示乐于遵守此项传统。

场边无广告:荣耀与地位无需金钱彰显

如今的网球赛事已然是完全的商业化市场,场边清晰可见的赞助商广告无不彰显着这项运动的成功之处。但是,温网依旧在场边保持着延续上百年的纯净:除了劳力士和IBM的商标能够在计时器和测速器上显示,你很难能再看到别的广告。或许很多人会说,温网的头号赞助商是英国王室,还需要别的什么赞助商呢?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在温网,你会看到的是球员用着施莱辛格的网球,从依云瓶子里喝水,球童、边裁穿着拉尔夫-劳伦的衣服,观众吃着哈根达斯。温网前商务总监米克-戴斯蒙德曾表示:温网习惯将品牌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赞助商,会将他们像伙伴一样看待,不仅是给钱的赞助商。这也是温网场边看不到广告板的原因。温网将合作伙伴的产品深深植入现场观众的观赛体验之外,也努力将合作伙伴融入数字平台的内容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无广告场馆的概念,对于温网来说做到并不容易。品牌提高直接识别度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大广告牌,但温网在品牌策划方面,与赞助商通力合作。在温网庆祝历史上重要时刻的视频中,你会看到劳力士的出现。在为观赛嘉宾制作视频时,你会看到手边不经意出现的矿泉水和用品。对于温网来说,场边无广告并没有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取而代之的是温网成为了许多球迷所向往的赛事。也许就像曾经米克-戴斯蒙德说的一般,“最重要的是我们更为特殊。”

名称的独特: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或许很多球迷都会注意到,澳网、法网、美网这三项大满贯都是冠以国家之名 Open构成的。而偏偏又是只有温网最特殊,它的英文全称是“TheChampionships,Wimbledon”,中文译名为“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它不冠以国家之名,亦或是城市之名,而是仅冠以英国伦敦南部的小镇之名。

要知道,温网如今的主办方是全英草地俱乐部。在全英俱乐部的成立之初,它叫“全英门球俱乐部”。直到1875年,草地网球才被允许加入俱乐部活动,并且也只不过是一项一年一次的游戏项目。1877年的春天,在这项草地活动逐渐为更多人熟知的时候,俱乐部改名为“全英草地网球和门球俱乐部”,并将第一个草地网球锦标赛——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推向了大众。这便是温网的起源。

创立初期,锦标赛在温布尔登WorpleRoad附近的一块场地举行。1922年,锦标赛终于被搬到了ChurchRoad附近,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全英俱乐部所在地举行。在1968年公开赛时代到来之前,温布尔登锦标赛都只对顶级的业余选手开放,但这也没有阻挡它一步一步成长为全英国乃至欧洲,甚至是世界最有名的赛事之一。这也使得温布尔登小镇闻名于世界,在如今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时至今日,温网最大的主办方依然是全英俱乐部,因此它的举办地——温布尔登便成了它名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概,这也是温网一直都没有易名的原因之一。

种子排位:绝对独一无二的算法

巡回赛中绝大部分的比赛都会按照现有的世界排名系统确定种子制度,但在这方面,温网又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例外。从2002年开始,他们实行一套自己独特的种子制度,即现有排名的基础上,要参考过去两年参赛球员在草地上的成绩,具体的算法为:现在的积分 过去12个月草地比赛积分 再过去12个月成绩最好的一站草地比赛积分的75%。

拿今年的种子排位来举例,刚在哈雷成就“十冠王”的费德勒在温网位列二号种子,将自己的老对手纳达尔“挤”出了前二种子。在温网的计算方式下,连续两年空降温布尔登的纳达尔草地积分为7945 720 135=8800,而费德勒则凭借上周哈雷收获的500分以及17年温网夺冠的75%,6620 360 500 1500=8980立压纳达尔,收获了2号种子的宝座。在温网这一套草地积分的计算方法下,多位球员在温网的种子排名和他们的实际世界排名都有所出入。

在今年的赛前采访中,被将为三号种子的纳达尔直言不讳的吐槽了该算法的不公之处:“全年的比赛也不只有草地,所有运动求都是通过努力拿到的排名。我尊重温网的决定,理解他们想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项运动。但因为这样的制度而面对艰难的签表,这样真的不公平。”但依旧温网的偏执,这样独一无二的种子制度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所改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日休赛日:人和草地都需要休息

温网作为最古老的大满贯,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传统。在这些传统中,周日休赛也绝对是温网独有的。第一周的周日,温网不安排任何比赛。而在其他的三项大满贯赛事中,周日都会安排16强进8强的比赛,然后整个赛事一步一步地推进。温布尔登的周末,一切喧嚣回归于寂静,闯入第二周的球员们会在外场训练,来此处观赛的球迷会慵懒地坐在穆雷山上野餐。当这个清闲的周末结束之时,一切又重返原样。这个规定设立之处的本意在于,希望参赛选手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有利于后续比赛的质量。

而休赛日的设定也直接产生了另外特殊的一天“超级星期一”,因为休赛一天,原本男女16进8的比赛都会安排在接下来的周一巨星,全部大牌球员都会在周一悉数登场,这对于球迷而言绝对是福音。但却也让不少球员叫苦连天,所有单打比赛从第二周的周一开始,一共16场比赛在温布尔登的各个场地打响。但是一旦哪一个场地上的比赛打到了长盘,或者下雨,那么没有夜场比赛的温网就会将比赛延到第二天。这对于赢球的球员来说,将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不过,温网组委会对于传统的执着,大概也是拗不过“天公不作美”。七月份的伦敦时常会飘起绵绵细雨,受到雨水的困扰,赛程会有所积压,迫于种种压力,温网不得不“打破传统”。在温网的历史上,周日有比赛的情况一共出现过四次,分别是1991年、1997年、2004年和2016年。不过得益于2009年建成的可伸缩式的顶棚,中央球场可以避免雨水的困扰。

传统中带有固执,但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温网,更是众多球员从小就最渴望夺得的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