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TVB视后,蔡少芬和佘诗曼各有特色,但不得不说演技都是顶尖的。

蔡少芬在《甄嬛传》中,与孙俪有一场最终的对决。那是四阿哥成了皇帝,册封甄嬛为太后,以天下养;而乌拉那拉氏,独自守在冷宫,等待着新帝尊她为太后。

在此之前,甄嬛刚刚送走了雍正。

甄嬛前来看皇帝,告诉他前去害六阿哥的人已经死了。雍正问她六阿哥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甄嬛告诉他,当然是。天下都是他的子民。

临走前,甄嬛回头,告诉他,眉庄和温太医的女儿

过的

很好,以后会封很高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临死前,说,嬛嬛,你再叫朕一次四郎。就像,当初,一样。

皇上死了之后,甄嬛直直的看着,手轻抚上皇上的眼,说:“四郎,记得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或许,从一开始,便都是错的”。

甄嬛面对皇上临驾崩时的眼神,诠释了对皇上的心灰意冷和满满的恨意,以及最后哀莫大于心死,无欲无求的表情,完整地诠释了一个女人复仇之后的空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上死了之后,她直直的看着,手轻抚上皇上的眼,说“四郎,记得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或许,从一开始,便都是错的”。她说“皇上,驾崩”那一刻的眼泪,并不是装的,她爱的是那年初春在花影里给她推秋千的男子。皇上爱的,是那个把他当做夫君的女子。“宿昔不梳头,腕伸郎膝上”,他们应该彼此相爱吧。

然后,甄嬛——这场战争的赢家,前来看望废后。

废后在等待着她。此时,蔡少芬把那种癫狂,分裂,失败的落寞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甄嬛和皇后对决的戏份中,让人看得感慨不已的一场戏。

这场戏,堪称是后宫两大boss对决的经典。孙俪和蔡少芬两大演技派的接戏,完美无瑕,让人感同身受,脊背发凉。

而延禧攻略中,同样是废后发疯,断发,恩断义绝的戏份,佘诗曼的表演相当强悍,可惜,吴谨言没有接的上佘诗曼的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佘诗曼在看到皇帝把大太监派去保护魏璎珞,顿时明白,自己从头到尾,在他心里都不算什么。从不敢置信,到当场对决,到恩断义绝,佘诗曼的表现,与聂远眼中洞悉一切的痛惜与帝王之术的狠毒,表现得很好,但是吴谨言,确实没有表现出令贵妃该有的胜者为王。

吴谨言明显有些接不上佘诗曼的戏,感觉愣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而且面无表情的时候,似乎融入不进去,情绪上不来。此时观众无法跟随她融入戏中。

其实聂远也早就指出吴谨言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演技不太稳定,特别是最终,和佘诗曼对戏的时候,完全不是演技派的表现。

孙俪很好的诠释了不同阶段的甄嬛的变化与特质,而吴谨言的角色,感觉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模样。

孙俪和蔡少芬的对手戏,其实不同阶段都有明显的特色,从一开始的恭敬,到后来的畏惧,远离,再到势均力敌,以及最后的居高临下,每个阶段都演绎得极好,没有被蔡少芬夺了风采。而蔡少芬,从一开始的老谋深算,到最后被胧月算计了一把,再到最后一败涂地,人物从趾高气昂到颓废疯狂,也演绎的非常到位。

吴谨言还是太年轻了,在佘诗曼面前,被对比

简直是太嫩了,而且她的表演,终归是阅历不太够。

其实,吴瑾言在演宫女阶段的时候还不错,她长相就是伶俐型的,适合小宫女的机灵算计和鲁莽,后期升为嫔妃演技就差了点,没有气势,撑不起来,对待宫里众人的态度和宫女时期的一样,没有层次感。这也是被人诟病怼天怼地,活不过两集的年少轻狂;

而甄嬛传里,孙俪就演绎出甄嬛不同时期的特点,从刚入宫的纯真,到中期的不得不算计,后期的居高临下,很好的塑造了角色。所以好的演员能在一部戏里表现出不同的感觉,让观众也有很好的代入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吴谨言的演技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的表现,是听到初恋情人傅恒的死讯,虽然这场戏是隐忍,但是演得也不是很好,一滴眼泪也没有,没有痛心疾首,难过不堪的情感沉浸,只是为了演戏而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