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国孙权,大多数人会想到会想到他的年少有为、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年青的孙权在接手兄长孙策临危任命后,势力徒增,凭借父兄势力的积累,孙权在政治、军事方面发展的游刃有余,直至建立了吴国称帝。孙权凭借自己的努力,试行惠民政策,无形中让吴国管辖地区的人民有短暂的安居乐业之曙光,然而这看似安定繁荣的背后,有他哥哥孙策的心血付出。可以说,孙权拥有的江山有孙策一大半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策在十七岁之际遭遇父亲被杀噩耗,他强忍悲痛毅然担负了吴家复兴的重担,17岁的孙策虽然年纪轻轻,但他结交各种能人异士,善于用人,对于统一江东统筹谋略,有自己的独特远见,对手袁绍都忍不住称赞孙策“使术有子若孙郎,死何复恨?”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创业者”,各方人士对孙策这个后起之辈不敢小觑,孙策确实是难得的帝王之才。除了事业有成,孙策的婚姻也实属美满,他和三国美女大乔的爱情至今都是一段浪漫的爱情佳话。大乔的美倾国倾城,连曹植都曾感慨““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虽然这是诸葛亮为了激起周瑜联刘抗曹的计策,但不可否认大小乔的颜值在三国是出名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乔能够嫁给英雄孙策,本以为会有一个好的归宿,结果在他们成亲不到一年的时间,大乔就失去了孙策沦为了寡妇。帝王之家多薄情,在孙策死后,大乔带着孙策和前妻的三个孩子以及自己未出生的的孩子艰难度日,这种艰难不仅有年轻丧夫的悲痛,还有孙权的种种无情无义的举措。孙权在政治上是一个很好的谋略家,但在处理自己家事的态度上就显得自私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权在称帝之后,只是封了孙策儿子为“上虞候”,这种官职在当时不及“公”,只能算是第二的那个官职,完全不符合他哥哥孩子的身份,要知道孙策历经各种艰辛才建立了江东基业,在临危之际都不忘为孙权铺好路,朝中大臣陈寿因看不惯孙权对孙策后代的待遇,忍不住上谏:“割据江东,策之兆基也,但到了论功封赏的时候,你咋那么就这么不仁不义呢?”孙权对此不予理睬,他对于帝王之位非常没有安全感,这个帝王之位是孙策送给他的,朝中辅助大臣也是孙策留给他的,在世袭制的时代中,孙权很怕自己帝王之位不保,索性就将大乔一家赶出了都城建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孙权下令大乔和孙策的后代代代不许参政,大乔心痛至极,带着自己的孩子孤独终老,孙权自此都没再见过自己的大嫂大乔。孙权年轻之际才能不亚于孙策,他胆识过人,善于用人,和孙策的名声在当时颇为响亮,孙权在晚年却因为继承人问题多次犹豫不决,导致超纲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犹豫最大是担心自己辛苦经营的江山所托非人,然而在各种更改变化中,引发了慌乱,当时的继承人都有自己的帮派,朝中大臣也会分为各帮各派,虽然孙权将兄长孩子逐出朝政,但最终也未能保住他重视的帝王之位,或许多与这个“意外的帝王之位”,孙权的占有心和控制欲是极强的,他担心兄长孩子会争夺,他担心朝中大臣会造反,种种担心让他对大乔做出了如此绝情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乔一笑可倾城,奈何幸运不得幸,如果大乔嫁的不是英雄孙策,或许可以和其他女子一般安度一生,然而红颜薄命,大乔的美好随着孙策的去世也随之逝去。在孙权统治下,关于大乔及其孙策后代的史料记载少之又少,孙权对待大乔母子如此冷漠,孙策如果在天有知,估计会重新审视这个他一心喜欢的弟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