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不妨更进一步

作者:景琰

7月1日,在国务院举办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表示,截至2018年12月,厦门、广州等15个试点城市共改造老旧小区106个,惠及5.9万户居民。截至今年5月底,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面广量大,情况各异,也面临多个难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全国各地必须要啃的硬骨头。因为这块骨头如果啃掉了,不仅能改善老旧小区的城市样貌以及相关居民的生活条件,还能拉动内需,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这样说来,那现在待改造的17万个老旧小区,即使现在是废物,那未来肯定是宝贝。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变废为宝”便是当下最需要思考的话题。传统逻辑下,老旧小区改造往往都是以改善居住条件为最大目的,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基本上是比之前更加安全,还有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方面更加完善健全。但也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了,都是对居民需求比较基础性的满足,若想要再进一步就比较难了。

至于更进一步,目前国内已有相应探索。面对老旧小区改造,浙江提出了未来社区的概念,并已经开始践行。其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这样的更进一步,不仅能给居民带来更全面优质的配套服务,更具创造性满足居民需求,还有望带动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这对于内需的激发前景更可期。就现实来说,值得推广和借鉴。而且,很多改造老旧小区的难题,也可能在这一新思路中得到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