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见了你,以噩梦的形式。”

照片来源:sc.chinaz.com

相信大多数人都做过梦。关于做梦,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的原因。在梦境中,我们都是完全真实的自己,会在虚拟的梦境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包括我们所有的想法和感受。梦,是遵循自己的内心的,追寻心中所想、所思的。在现实中,你可以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不去表达真实的感受,但是你无法也不可能,永远地隐藏自己。于是,梦境就给了我们一个表达真实自我的途径。

1

“我梦见了你,以噩梦的形式。再一次地。”

前些日子,突然在朋友圈看到了这样的几句话,

起初,我并未在意,以为是老白工作太忙有点焦虑。老白是隔壁部门的老大,而我是我们部门的实习生。我跟白老大是在一次工作交流中认识的,因为部门的工作性质相近,所以我们的合作很多,交流也就多了起来。其实说实话,我挺崇拜她的。本科毕业后拿到了港大的Offer,然后全优毕业。开朗大方,工作能力很强,干练,多才多艺,却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她是那种做事认真负责,提前查好所有资料的人,跟她合作,根本不需要任何担心。就是这样一个在我看来近乎完美的人,最近居然会不时地做噩梦。惊讶之余是一连串的问号,不会是最近压力太大了吧。从我认识她起,老白永远都是最后一个打卡下班,明明事情都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完全可以先放下,结果她总是不肯,总是笑着说,没关系,你们累了就先走吧,我弄完这个就走。

图片来源:www.readit.com.cn

所以我们一度认为老白是事业型的工作狂,都二十七八的人了,居然还没谈过恋爱。

这周合作结束,我们两个部门一起去楼下聚餐。聚餐时老白还是像往常一样,跟我们说说笑笑。后来我想去给两个老大敬酒,一旁的刘姐拉了我一下,悄悄说到,老白啊,是不喝酒的,她酒精过敏。

2

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她

如果不是上次聚会后我去海边散步,碰巧遇到了濒临崩溃的她,我可能也会一直这样,将她想象成,我们以为的她。聚会完已经很晚了,想着去海边散散步然后回家,因为家和海边挨的比较近,也顺便放松一下。可结果没曾想,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了不远处礁石上的一个身影,这么晚了,都已经涨潮了,别是想不开吧。我心头一紧,慢慢走了过去。越看越像白老大,我试着说了句,“老白,是你吗?”结果真的是!她扭头看向我,“素素?”然后她开始担心我怎么大晚上一个人在这儿,我笑笑说,“我家就在这儿附近啊。”她也笑了,“真好。”“我刚才还以为是有人想不开要跳海呢。原来是你啊,白老大。”时间已经挺晚了,闲聊了两句后,我打算回家,白老大却突然说,“可以陪我说会话吗?”我犹豫了一下,给家人打了电话说了今天会晚回去一会,然后坐在了老白身旁。她望着我,说了声谢谢。“白老大,这么晚怎么想起来来海边了?你家也在这附近吗?”“哦,我不住这儿附近,就是今天想出来走走了。” 然后是一个很疲倦的笑容。我忽然觉得现在的她和之前的那个无所不能的白老大判若两人。

图片来源:www.sohu.com

就是这样一个巧合的夜晚,我第一次听到了,有人羡慕我,羡慕一个大学还没毕业什么都不会的小丫头。那天晚上,老白说,其实我感觉你和当时的我有一点像,却又一点都不像。我挺羡慕你的。我听得一头雾水,让人羡慕的,不应该是我面前的她吗?我开着玩笑说,你已经这么优秀了,羡慕我什么?她没有回答,自顾自地说道,“我总是会梦到一个人,很多年了。”“谁呀?”“我的父亲,”她停顿了一下,转头看向我,“你梦到过你的父亲吗?”我当然梦到过,不过,我的梦都是很平常的生活。

后来的谈话中,我开始知道,平日里的白老大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快乐,那样的积极, 我们所以为的工作狂,只不过是她用来逃避家庭的一种方式。用工作来逃避家庭生活,甚至逃避恋爱,逃避婚姻。

电影《旧日噩梦》剧照

“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就永无休止的争吵,他们甚至还会动手,摔东西。我不止一次地亲眼见过我的父亲暴打我的母亲,当然,他也打过我。他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可我的母亲一直说是为了我,没有也不会选择离婚。可这真的让我感觉很煎熬。于是我努力离开他们,离开那个只有争吵的所谓的家。我一直以为,只要我离开了他,我就能摆脱那些痛苦,摆脱掉他。可自从我离开他们起,我就会不时的做噩梦,一次又一次。就在前几天,我又梦到了他。我真的好想站到他面前,对他说,你知道吗? 我总是梦见你,以噩梦的形式。 可我不敢,我不敢啊。我不知道这些事情该和谁去说,可我真的受不了了,太煎熬了……”

我真的无法将这个被父亲谩骂殴打伤害过,近乎崩溃的姑娘,和平日部门里那个开朗活泼的老大联系起来。 她那么认真,那么努力,拼尽一切去努力工作,只是为了逃避,逃避那个可怕的原生家庭。 童年的创伤,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不敢轻易信任任何人,害怕争吵,逃避恋爱,甚至逃避婚姻。所以,表面上,她成为了,我们眼中近乎完美的人,一个足够优秀,足够负责,没有脾气的好领导。可其实呢,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童年的创伤,而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学业的优秀和事业上的成功,并不能消除这些童年的创伤,相反,她一直在隐藏,在逃避,不敢去回想。可越是这样,那些不好的曾经,就越是出现在她的梦境中。一次又一次。

3

End

这让我想起莫里斯·桑达克说的一句话, “不要轻视童年时代的恐惧与不安,它们将伴随人的一生;不要低估孩子的洞察力,他们什么都知道。” 很多不称职的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童年时带给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么的大,他们自以为孩子年纪小,很快就会忘掉。可对于孩子而言,这些记忆永远都不会消除,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有可能终其一生,都在为父母的错误买单,就像老白一样。尽管优秀,却很痛苦,心理的创伤从未被治愈,甚至会不时做噩梦引发焦虑,童年的经历使她变得逃避情感,逃避恋爱和婚姻。她也想要忘记,可非但忘不掉,还不时地出现在她的梦境中,一遍又一遍地折磨着她。也许这些曾经被伤害过的孩子,长大之后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很优秀很成功,可尽管如此,这并不会改变或者消除那些心理上的伤害。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过,从成年期开始,人除了完成自己本身的成长任务,其实还肩负着另一个巨大使命: 去补完童年缺失的品质,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图片来源:www.mtime.com

希望老白能够真正地摆脱童年的阴影,真正的快乐起来,像我们以为的那样。也希望不要再有孩子遭受类似的经历了。还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鼓起了勇气,对你说, “你知道吗?我梦见了你,以噩梦的形式。再一次的。” 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写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分享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