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家的儿子今年六岁了,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比如叫他起床,他拖拖拉拉半个小时也不见起来;让他看书,他十分钟也打不开书;让他把玩具收一边,他就像没听到一样。

其实,类似这种孩子做事总是拖拉的案例还有很多,有的孩子听到别人的催促后显得很不耐烦,有的却依然我行我素,有的则会嘟囔着顶两句嘴。很多父母反应,明明自己的性子很急,为什么孩子就是慢性子,做事还拖拖拉拉的,这真是急死人。那么,到底孩子为什么总是拖拖拉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年幼的孩子缺乏时间观念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总喜欢说“再看10分钟就关了”“吃饭时间20分钟”,可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清楚什么是分钟,到底10分钟和20分钟有什么区别。孩子对时间的认知不够,所以容易导致父母的指令不明确,孩子做事慢吞吞的。

2.孩子做事总是分心

比如家长让孩子起床,他一会儿揉揉眼睛,一会儿翻两个滚,一会儿拿起玩具玩会儿,很难说真的说穿衣服就穿衣服,说洗脸就洗脸。孩子的兴趣点太多,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总是分心,这就会导致家长认为的做事拖沓。

3.对要做的事情根本没有兴趣

比如家长催你赶紧吃饭,可是如果他不饿,或者根本不想吃饭,又或者今天的饭菜不合胃口,他就会一点点磨,比如一口饭嚼好久,一口菜拨过来拨过去,这时家长自然会来脾气,对孩子一顿呵斥。所以,如果孩子对要做的事没有兴趣,或者反感,他就会用拖沓来表示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不清楚家长的指令或不知道该怎么做

有时家长会明令孩子赶紧把玩具收拾好,可有的孩子真的不清楚怎么下手,什么玩具该放哪里,怎么分类归纳,这时他可能会拖拖拉拉,等着妈妈过来帮忙。

5.对父母过于依赖

有的孩子之所以会拖沓,是因为只要他慢慢做,一会儿父母就会过来帮忙。比如孩子穿衣服慢吞吞,没过多久,父母就会不耐烦的过来给穿了。当孩子习惯了让父母帮忙后,自然拖沓的毛病很难改掉,除非父母先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我们讲了孩子总是拖沓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看看聪明妈妈们都是怎么训练孩子做事不拖沓的呢!

1.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父母不要帮忙

看到孩子慢吞吞的穿衣服,而眼看又到了上学的时间,这时候怎么办?相信绝大多数父母会选择帮孩子穿衣服,可是你能帮一回两回,能一直帮下去吗?既然孩子做事拖拉,导致迟到,就让他自己去接受这个结果。到了学校,所有小朋友都收拾好了,他的自尊心也会警告他下次要早点到。

2.父母试着慢下来,多给孩子缓冲时间

要知道,孩子的节奏和成人的本来就不在一个频道,很多事情,成人三分钟就可以做完,但对孩子而言,却需要三十分钟。家长认为我已经给他十分钟了,可是你的十分钟和他的十分钟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家长应试着让自己的时间慢下来,多给孩子一点缓冲时间,也多给一些鼓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催促时减少唠叨,多些鼓励

一些家长看到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就会忍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冲他吼:“你能不能快点!”“你听到我说话了吗?”“你怎么总是让我催啊?”时间一长,孩子对这种催促就会反感,然后有抵抗力,如果不是催促到一定程度,他是不会做的。

如果妈妈换一种方式,对孩子多一些鼓励,相信更有效果,比如“宝贝,妈妈相信你自己可以穿好衣服,证明给妈妈看好吗?”“宝贝,你自己系的鞋带真好看!”“宝贝,快点起床,你看看妈妈做了你爱吃的什么?”总之,请妈妈们稍安勿躁,多给孩子一点鼓励吧。

4.给孩子机会,让他学习自我管理

我们大人在工作中都知道要琢磨规律,比如怎么做省事儿,怎么做节约时间,但这种经验都是需要实践积累的。对于孩子也一样,他的经验少,又缺乏认知能力,如果父母不给他足够的实践机会,他又怎么能获得处理这些事情的能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怎么知道原来这么穿衣服更快,这么收拾玩具更整齐。所以,父母还是应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让他在拖沓中思考怎么做更好,怎么做更快。

我是幼教咖,幼儿园园长、早教师,传播更好幼儿教育干货。欢迎关注,您的点赞、转发,是对我最好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