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樊英图由幼儿园提供

临近盛夏,最受欢迎的,应该就是冰淇淋加游泳池啦。

暑假之前,金苹果天府国际幼儿学校中A班的小朋友们,历时30天时间,自己动手造了条船,还给园长打报告,在幼儿园的游泳池举行了隆重的下水仪式,让这艘可以乘坐4个小朋友的“手工定制”船成功启航。

据金苹果天府国际幼儿学校谢琳俐园长介绍,孩子们的造船过程,其实是他们自己IB超学科主题“世界如何运作”的探究课。在这个探究课程中,孩子们通过探索生活中的材料,比如木材、金属、布料、塑料、橡胶等材料的属性和特点,来探索“材料组合在一起有不同的用途和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朋友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材料比如塑料会浮起来,钉子等铁的属性在水里会沉。但是,也有孩子就发现,为什么他曾经乘坐的铁做的船,但是却浮在水面上呢?提出这个问题后,小朋友们又自己去研究,沉浮的各种情况,以及可能的原因。他们发现,这往往涉及到不同材料,甚至空气等因素的影响。

在层层递进的探究式学习中,他们就提出,利用具有特别属性的材料,造一艘能载人的大船。

第一步:造什么样的船?

首先要解决的,是要决定造一艘什么样的船。小朋友们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了不少船的样式作为参考。

比如Ken就提出,他曾经坐过的快艇,前面是尖尖的。比如可儿小朋友就提出,想造一艘船头为尖尖的三角形、船身是长方形的船。萱萱小朋友在材料上提供了新的思路,浮板前面是尖尖的,她上游泳课就要用浮板,它可以让小朋友游得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了引导,小朋友们探索后了解到,鱼类的梭形身体有助于游动,标准泳姿有助于减少来水的阻力。他们联系生活经验,结合游泳课的体验,最后决定造一艘能载4个小朋友坐的梭形船。

第二步:模型试航

船只图纸设计完毕,小朋友们先是独立操作,将不同材料进行组合,设计出各式各样的“船”,然后迫不及待开始试航,以此来选择最适宜造船的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的脑洞开得有点大。但是,又能从他们自己制作的模型当中,看出一些船的影子。用4个大容量牛奶盒子做的模型,看得出游轮的影子。竹筏的模型考虑得很周到,加了顶,筏子上还放了几个救生圈。名为“长尾船”的模型有点像游艇,还加了蝴蝶模型做装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就是考验大家的“模型船”时间了。试航的时候,小朋友们开始观察,哪些材料制作的船会浮在水面上,哪些材料制作的船会下沉。

通过试航,小朋友们又重新认识了材料,最后决定造船的材料将选用轻便且有浮力的塑料。

第三步:造一艘可以坐4个人的大船

他们发现,塑料瓶浮力大,易搜集。最后决定全部采用超大号塑料瓶来作为造船的基本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如何固定塑料瓶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小朋友们积极思考,各出奇招,提出了用热熔枪粘、用绳子绑、用透明胶粘,用扎带绑、用保鲜膜裹、用泡沫胶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尝试后,大家发现有些材料遇水之后就没有粘性——最后孩子们选择透明胶、绳子和扎带进行操作。这个过程,请到了老师来帮忙——5岁小朋友的力气绑塑料瓶的时候毕竟不够用啊。

最后,小朋友们的工作非常细致,还用泡沫纸箱在船上安放了4个座位。又自己设计了旗帜,给这艘船期了名字——天府中A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步:泳池派对

小朋友们的“手工定制”船选择在幼儿园的游泳池进行试航。他们给园长打了报告,申请了水域,选定了时间。为了庆祝30天的工作,他们决定将下水仪式升级成泳池派对,现场提供饮品、糕点,俨然就像过节一样的隆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船载着4个小朋友的船稳稳漂浮在水面上到时候,小朋友们都发出了阵阵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