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

昨天的专栏文字写了一个打工家庭,孩子高考本科线上多一点(不是一本线),却坚持要上33000元一年的民办学校,他的父亲七天就白了头,最终只能同意孩子的填报,接下来的四年,他们将拼命打工来维持孩子的学费和生活开销。文章链接如下:

文章上线之后,有不少朋友留言,其中也有不一样的观点,这里不妨做一下梳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非一些清华北大这些名校,不然毕业以后别人根本不在意你哪个学校的,只在意你一本还是二本还是大专,所以实在没必要选择一个花费贵的,给家里徒增负担!我外甥女就不懂事,大专,本来学个幼师几千学费的特多,她选择了一个18000专本连读5年的!大姐离婚单身带孩子,我和二姐每个学期报名一人给5000!不然大姐负担不起!上个5000学费的大专和这有什么区别?现在孩子不懂事的特多!

我就是大专毕业,机械设计,出来搞机械八年,今年办了个小小机械加工厂,一个月1万到2万收入,自由多了,自己给自己买五险一金,比那些211舒服多了,想放假就给自己放假。

首先,复读一年提高十几分,这本身就很荒唐,再有,不顾家庭条件一昧追求自身理想,这很自私,这种儿子,即使将来有点出息也不会孝敬老人,还有,这种品质的儿子将来也不可能有出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鸡本科就是花钱买个没用的文凭,落个人家上大学咱也上大学的心理平衡。然并卵,你自己家什么情况心里没点B数?这些面子事有个蛋用?你个穷二代想改变命运只有一条出路:能人所不能!无论干什么。哪怕捡破烂也分三六九的。

不值得同情,孩子不懂事,大人为什么不量力而行!我家小孩明年高考,从小我们就经常告诉她:不要想着上私立学校,将来不要想出国留学,除非你能考来奖学金。你爹妈就是普通工人,养不起公主少爷!

这仅仅是摘录的部分留言,可以看出大家的观点趋向于认为这个高三孩子没有很好的权衡家庭条件以及自己的分数所能录取的合适的学校,大家认为如果是清华北大这样的重点高校,那一定是砸锅卖铁,或者就是借债也要让孩子上的,事实上真的考上清北的话,家里的负担几乎没有,因为有当地的政府或者企业都来帮助家庭,本身也是地方上的荣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上孩子考上的不是清北,而是三本,或者是大专,周围人不会资助(政府助学无息贷款不懂能不能覆盖这个层面,这也需要这个家庭去了解一下,如果有的话,也是一个支撑,对孩子来说就是努力学习,将来自己还款)。

当然还有一个观点就是认为孩子花钱读本科也可以开阔视野,结识不一样的人生圈子,但这个观点很快有网友驳斥,自费花钱33000元的三本民办院校大都是有钱人家的落榜考生的选择,他们本身就是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样的圈子是贫寒人家可以融入的么,你拿什么融入,很容易走上歧路,最近一个新闻似乎说校园里的套路贷横行,多半是贫寒子弟盲目攀比高消费促成的,家里拿不出多少钱,只好借,许多悲剧因此而发生。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贫寒子弟真的值得去这样的学校么?你的建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