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模或耳内助听器外壳不适配,声音从耳模与耳道壁之间逸出,声音直接泄漏是声反馈的至常见因素。

2.接收器(盒式)与耳模,或传声管(耳级式和眼镜式助听器)与耳模连接欠佳,使声音在传入耳内前直接泄漏出来。这一问题可在接收器与耳模之间或盒式助听器导线接头处塞入布料或塑料垫圈来解决,也可以将传声管与耳模重新胶合来解决。

3.接收器与耳模之间的传声管裂开可造成直接声漏。解决办法是更换传声管。

4.传声管与助听器肘或接收器中级不配套而声漏。至好的解决办法是用新的传声管。

5.助听器肘不合适。解决办法是调换新的。

查找声反馈原因宜从耳模开始逐项检查各种因素。

步,用手指封闭耳模的耳道开口或耳内与内助听器接收器开口,然后将音量开足。如果无反馈发生,而当带上助听器后出现反馈,很可能是耳模或外壳不合适,需换新的。。如仍有反馈,检查传声管与耳模或接收连接。对接收器在外部反馈,检查传声管与耳模或接收嚣的连接。对接收器在外部的盒式助听器,步若出现反馈,可垫圈后重复步骤。如果检查所有过程后仍有反馈,可能是接收器声音隔绝不够,这必须送厂修理。

第二种情况是接收器、话筒或两者声隔绝不够,尤其在输出强时,接收器壁产生泵样机械振荡,所知机内的空气形成声波,通过空气腔传送到话筒。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三种:①增加话筒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这样到达话筒的声压就成低幅。②在话筒与接收器之间放一联锁墙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阻止声音传导。③在话筒嘴上放一橡皮管,以使助听器内部传出的声音不能到达话筒振动膜,橡皮管可在机内衰减到达话筒的声压。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声反馈总是一种高频现象。

这有二个原因:首先,就响应曲线的峰而言,初级峰通常在1-2kHz范围内,次级峰出现在3-4kHz范围内。前者与助听器内部声放射反馈有关,后者与耳模或传声管(或两者)都有直接声漏有关。此外,在耳模不合适时,高频声波较低频声波易逃逸,所以声反馈通常都是高频率的。

声反馈已成为近年助听器工程中相当困难的问题。许多工厂在设计时,竭力强调高频,但不得不因反馈问题而将增益降低。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外耳道的自然共振频率为2.8-3.0kHz,为减少反馈可降低一些高频响应,利用外耳道共振特性来强调高频,这能使到达鼓膜的800Hz以上高频的强度每音阶增加3dB。

近来,另有减轻声反馈的算什么。是在耳后助听器耳钩上和耳内式接收器传声管内放阻力滤波器。这种阻力滤波器(从680-3300Ω)可降低1kHz区的初级共振峰,使频响曲线变得光滑。第二是装上频率移动控制器(反馈降低控制器),将次级共振峰(约3kHz)移向高或低频区,根据使用者外耳道的共振特性,这一小小的移动能有效地降低共振频率的放大,从而减轻声反馈。这一方法只在小数助听器中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