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到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们就会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到底是选学校更重要还是选专业更重要。

特别是分数有些尴尬的学生,选好学校就可能需要接受专业调配,而要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只能去一所相对较差的学校,对这类学生而言,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到底是去当鸡头,还是去当凤尾?我的意见是宁当凤尾,不当鸡头。即便接受专业调配,也要去更好的那所学校。

为什么呢?原因有三个。

第一,好的学校是资源集中地,好的师资、学术和活动资源都会向其倾斜;

第二,优秀的同学在一起,同侪效应激励个人成长;

第三,只要够努力,专业在校内还可以换。

在大学的学习中,一所好学校的标准不仅包括好的师资,它还汇集了优秀的学术交流资源、艺术文化活动资源等等。

在我们考虑一所大学时,课程只是其中一个考量部分。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下这所大学的学术交流历史,比如有哪些国际、国内及港澳台的知名学者曾经到访进行访问,举办过什么规格类的学术交流活动等等;另外,还可以了解一下大学的国际交流项目、平时的文化活动交流等等。

在大学,优质的活动资源不仅能够让我们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素养,还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全球顶尖学术艺术文化精英,直接和最智慧的头脑对话。

毋庸置疑,好的学校对这些“大咖”更具吸引力,这是一种学校和访问者相互背书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进入一所更好的大学,意味着认识更优秀的同学。一群优秀的同学在一起,交流、互动、互相学习,就很容易形成“同侪效应”。

所谓“同侪”,是指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辈。而“同侪效应”是指同侪团队更易于形成相互竞争的氛围,另一方面,同侪团队之间更易于相互的交流、支持和影响。

我们经常看到的学霸寝室,其实就是同侪之间相互促进的结果。

武汉理工大学的北六410寝室就是一个学霸寝室,寝室四名成员分别被保送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

这四名优秀的姑娘,在学校同吃同住、同学同拼。在期末考试前,四个姑娘会相互监督彼此的学习,她们经常在考前一起讨论知识难点,一起押考点,一起出卷子。为了自我激励,她们还将寝室名字改成“WHUT学术交流群”。最后,这四名姑娘一起挺进了自己心仪的保研学校。

硅谷投资人吴军在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也曾经提到同侪交流的重要性。他提到,在大学里,几个同学一起做项目时的分工合作,或者在实验室里做课题,包括做作业相互讨论,大家都贡献了自己的想法,又通过交流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在这种过程中,同学之间所交换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友谊。

而当我们走入社会后,要再找到这样一起努力的同侪,一般就只能靠通过进入学习成长类社群。而相比而言,学校的同学之间所形成的同侪圈因为相处时间久、联系更为紧密、关注点类似、相互更为了解,更容易促成成员的进步。

第三,很多同学忽略了一点,进入一所大学之后,是有机会转专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本科就读的专业是一所以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为王牌的工科大学,而我的一名同学就在大学期间,成功从工商管理专业转系到学校的王牌专业——土木工程。

要知道,从工商管理转系到会计这类专业还算容易,这是学院内的转专业。但这位同学,居然跨专业转到了另外的学院,还是学校王牌专业,这让当时的我颇为佩服。这也说明,学校不会阻拦真正想要学习的人。只要努力到位,我们完全可以将专业定向放到入学后。

当然,要转专业,肯定需要付出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努力。但对于真的想要读一所好学校的好专业的人来说,大学四年简直就是黄金的学习时间。相对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必须做出专业决定的同学,入学以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也许同学更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另外,有很多关注教育的人士都认为,大学本科教育无需过于重视专业性。

很多人大学毕业后都有个感觉,在一个专业苦学四年,但总觉得学得不够有深度。大学的课程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但是都是学了点皮毛,没学到更为深入的知识。到毕业时,会有种学艺不精的感觉。

其实,大学本科教育,其主旨本来就不仅仅是为了教授专业知识。

本科教育一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涉及范围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历史政治等。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文理学生都可以选择这类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大学的专业课程也不是专注于一个领域,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领域内的学术精英,其目的主要还是针对一个专业领域,为学生绘制一幅系统蓝图,让学生了解专业涉及领域,起到一个导论的作用,为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进行深入研究做一个铺垫。

其实,爱因斯坦在很多年前就反对学校教授学生直接用到的特定知识和技能。他认为,生活中的需求太多样化,在学校里教授这些专门训练毫无可能。他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

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有和谐个性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

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为和思考的个人。

综上,先进入一所好学校,靠近更优秀的同学、老师和资源,再思考专业的事情也不迟。别将高考填志愿时的专业定向看得那么严重。

一来专业定向在本科期间有机会改变,二来,如果不行,研究生时也可跨考。而在考研究生时,一所一流大学毕业的同学更有可能获得面试老师的认同。

喜欢这篇文章,更多教育启蒙类优质文章,记得关注“新妈成长笔记”,请帮我点赞、留言、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