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新疆阿勒泰,阿勒泰又称金山,这里聚集着汉、哈萨克、回、维吾尔、蒙古等36个民族。

如今在南京念书,从金山到金陵,横跨了大半个祖国。走出新疆,才发现其实大部分人都对自己的民族没有什么了解。于是在这里,我想分享给大家关于哈萨克族的12个真相。

1. 逆睹人生的羊屎蛋占卜

哈萨克人至今还延续着万物有灵的古朴信仰,也就是所谓的“巫”或“萨满”

在哈萨克语中,天神「腾格尔 Tangyr」的称谓就是由人类可以直接而完整观察到的最宏观又最伟大的现象——「晨Tang」和「昏Ingyr」组成的,象征着自然秩序。

同样的,我们的占卜不是用水晶球、塔罗牌,而是很接地气地用羊屎蛋,据说满灵验的,是一种相当朴素的预测人生吉凶的奇妙魔法。

2. 实不相瞒,我们有些人是属蜗牛的

哈萨克族也有十二生肖,不过与汉民族略有不同的是,虎的位置成了雪豹,龙的位置成了蜗牛,猪特指野猪。

所以以后如果有人跟你说他是属蜗牛的请不要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他。

通常认为,兔年和猴年流年不利,祸事多,生活会有诸多不顺。
相反的,遭万般嫌弃的羊属相喜提吉年,风调雨顺,事事如意。

3. 宁可居无所,不可食无茶

对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来说,居无定所本身就是常态。然而,没有嗑奶茶的日子是会要命的。这并不是玩笑话,在牧区和高寒山区肉食较多,蔬果很少,需要奶茶来帮助消化,而冬季大量饮奶茶可以迅速驱寒,夏季又可以祛暑解渴,即使是在城市定居的哈萨克人也延续了“无茶则病” 的体质。和藏族、蒙古族相同,我们的奶茶也是咸鲜味的,配上黄油、馕饼、熏肉、果酱、干果等各种小吃,就是一顿营(rè)养(liàng)丰富的正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需要freestyle的弹唱会

我们有许多吟游诗人,他们被称为「阿肯」,弹起民族灵魂乐器,出口成章,传承着哈萨克的民间口头文学。

有些地方每年都会举行「Aitys 阿肯弹唱会」这是这些游吟诗人大展身手的舞台,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battle.

边演奏冬不拉边即兴创作,哪一方的掌声与喝彩声更热烈,哪一方就是赢家。

草原民族也有嘻哈魂Orz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Rabat

5. 相爱or相杀的「姑娘追」

「姑娘追」是在婚礼、节日等喜庆之时举行的群众性体育运动。

男女组队,各自骑着马奔向目标,这时候小伙子可以用各种嬉闹逗趣的方式调戏姑娘,姑娘也不会生气。

等跑到指定地点小伙子立即纵马急驰往回返,姑娘则在后面紧追不舍,挥起马鞭报刚刚的仇,小伙子只能躲避。一般是不会真的抽,注意是一般。

如果是情侣一起参赛,那全程就是在甜腻地捕捉爱的小游戏了。

当然,偶尔搭到彼此看不对眼的两个人,最后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的情况也是有的。

6. 革命古丽 解放别克

哈萨克族的姓名由两段构成,前面是自己的名字,「·」之后父姓,即父亲的名字

男子取名最常见的就是以「别克」做后缀,意为侯爵;而女子多以「古丽」做后缀,意为鲜花。基本等同于汉语里很常见的「李勇」、「秀兰」。

在叔叔阿姨辈中也不乏一些富有年代感的名字

譬如:革命古丽、解放别克、团结汗

听起来还挺朋克的。

7. 为了部落,为了联盟!

哈萨克分为三个大玉兹,由数以百计的部落氏族构成。为了防止近亲结婚,同一部落里的男女若七代之内有共同的祖先,是不可以进行婚配的。

询问对方部落适用于任何 搭讪/套近乎/拉近关系 的情景

例如:

A:我是克烈部落的,and u?

B:我也是克烈。

A:原来我们是亲戚,怪不得有缘。

B:我是乃曼部落的。

A:那我们很接近,算是亲戚欸。‘

没错,你会发现自己的回答是什么都无所谓!殊途同归!

百试不爽的交际小技巧get

8. 爱在岁末冬宰时

每年的11月、12月都是进行冬宰的季节,各家各户会挑选一些膘肥体壮的牲畜宰杀、腌制、风干完后用来冬天食用。这段时间会举行很多欢乐的聚会,左邻右舍都纷纷前来帮忙、祝贺。

每个会宰羊的小伙子都期待与那位帮他熏肉剥肠子的丫头子邂逅,许多甜蜜的爱情物语也是在这个时节悄悄开始的。

9. 我们的新年,纳吾热孜节

「那吾热孜Nauryz」意为「春雨日」,是哈萨克族的春节。

类似于日本人在正月里吃七草粥的习俗,哈萨克人也会在这天吃由水、大米、小米、盐、肉、面、奶疙瘩七种原料制成的粥,「7」这个数字是哈萨克民族的吉数,用7种原料就是希望新的一年能够生活富裕,相当于汉语语境里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10. 我叫你儿子,你叫我哥,各论各的

在过去,年轻的牧民去远方放牧,怕留下年迈的父母无人照料,所以有些家庭会把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养育,祖父母会将其作为自己的亲生儿女,与亲生父母的关系也变成兄弟姐妹。

随着定居的人越来越多,这种「还子」的习俗也渐渐消失,不过依旧存在,例如迪玛希,他称之为爸爸的人实际上是他的祖父。

12. 哈萨克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们的爱情故事中,最出名的就是「都达尔和玛丽亚」了,可以说他们就是哈萨克人心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俄国沙皇侵占了哈萨克草原,俄罗斯姑娘玛利亚遇到了哈萨克青年都达尔便一见钟情,之后他们便坠入爱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两个异族青年之间纯真的爱情已经远远超越了民族的界限,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写下了「都达尔和玛丽亚」(「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这首歌,而经过王洛宾先生翻译、改编,这首歌得以为广泛传播。在「中国好声音」第二季里,就有哈萨克族选手塔斯肯演唱过原版。

12 .无处不在的「巴塔」

「巴塔」在哈萨克语中有「祷告」、「祝福」的意思,这个习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异常广泛。如在殡礼仪式中念诵的“加纳扎巴塔”;为亡魂念诵的巴塔;每日五次礼拜念诵的巴塔;在婚礼、节日、宴会前后、布施、冬宰时念诵的巴塔;人们远途旅行、离乡时须接受德高望重的长老们念诵的巴塔等。

大部分巴塔的内容属于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民间文学作品,如祝愿人畜平安,乡亲幸福,家里老人健康长寿,年轻人博学增识。

不过也有一些扎心的谚语说:毛拉(神职人员)为穷人念的巴塔(经文)短。

这12个关于哈萨克族的真相,有没有让你涨知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