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壶高6.5厘米,采用紫砂珍稀泥料天青泥烧制而成,秒质纯正,光润如玉,包浆自然。壶形状如半球,壶肩顺溜而下,底大如盘,稳如覆盆。盖钮拱起极其自然,与壶身的弧度融合为一。嘴与把大小相近、前后照应,全器造型稳重,线条流畅,韵致灵动,艺术水平极高。嘴、钮、把三点一线,口盖密实通转,出水流畅有力,实用性能极佳。壶腹镌刻铭文:“梅雪枝头活火煎, 山中人兮仙乎仙。”底部署 “曼生”篆书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曼生壶”将金石书画篆刻艺术融入紫砂壶的创作之中,追求文化和艺术的高品位,充满了儒家的人文精神和浓郁的书卷气息,表达出文人的高雅志趣,达到了壶名、壶形与铭文的高度和谐统一,因而成为成就极高、影响极大的紫砂壶艺术珍品。真品“曼生壶”存世不到20把,极为珍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点评

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号老曼、曼寿、曼公,还有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等别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浙江钱塘人,著名金石书画家,被后世尊为“西泠八家”之一。杨彭年,字二泉,清代嘉庆年间制壶名家,其所制紫砂壶温润朴素,韵致天然。清嘉庆二十一至二十四年( 1816—1819年 ),陈曼生任溧阳县令,喜爱紫砂壶,公余之暇,曾自创新样,请杨彭年兄妹制壶,然后由其题字铭刻或由其幕客代书奏刀。由是“字以壶传,壶随字贵”,世称“曼生壶”,为时大彬后之绝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任三年期间,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的“曼生壶”,大部分在壶腹刻“曼生”或“曼生铭"壶底钤“阿曼陀室”,而制壶艺人“彭年”小印则钤于把梢。据此可知,这把“曼生壶”完成于陈曼生溧阳县令任期之内,即清嘉庆二十一至一十四年( 1816—1819 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壶腹镌刻铭文:“梅雪枝头活火煎, 山中人兮仙乎仙。”署“曼生”。刀法遒劲飘逸,当为陈曼生自书刻铭。铭文内容既切茶又不面于茶,旁涉梅花、雪景及闲情逸致,可谓意境优美,意蕴万千。隐居幽深山林,远离尘世喧器,静赏自然美景,心境已够清闲惬意,再品尝着用梅树枝头融澄的雪水烹出的香茗,那自然比神仙还要道通自在。壶底钤“阿曼陀室”阳文篆书方印,把梢有“彭年”阳文篆书小印。

小小壶,集诗、书、篆刻于体,充满了儒人雅士的高雅情趣和浓郁的书卷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