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6月,由于比特币价格飙升,伊朗政府切断了对当地比特币(BTC)矿商的电力供应,这一举动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随着比特币价格飙升至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不断上升的哈希率反映出人们对这种加密货币重新燃起了希望。到7月1日,比特币哈希率已超过每秒69万亿哈希。

然而,伊朗政府的行动已经为全球加密货币领域敲响了警钟,监管举措可能会对加密货币的使用产生影响。在过去两年里,比特币挖矿一直在整个加密货币领域的恶劣环境中艰难前行。

根据blockchain网站的数据,比特币挖掘哈希率在过去六个月一直在稳步增长。

尽管在许多方面遭受压力,但这些对矿业生态系统来说是个令人鼓舞的迹象。价格波动和摇摆不定的监管政策一直是整个行业前行的障碍。随着伊朗对加密货币开采施压,我们深入研究了一些拥有大量加密货币开采活动的主要国家,以及它们在过去几年对这一新兴行业的态度。

各国对于加密货币开采的现状概述

中国

近年来,中国与加密货币的关系十分有趣。中国政府对加密货币交易采取了强硬立场,禁止金融机构进行比特币交易、首次公开发行(ICOs)和加密货币交易。

尽管如此,中国仍是全球比特币挖矿的主要参与者。据报道,中国的矿池每年开采的比特币数量可能占全球总量的70%。此外,全球比特币矿池由中国主导。这种主导地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量过剩的电力资源。这一点在四川省表现得最为明显,四川省被认为是中国的比特币开采之都。

如果2019年4月提出的监管规定得以实施,中国比特币挖矿队伍的主导地位将被打破。一些政府机构建议,希望在中国彻底禁止加密货币开采。

对于一个拥有比特大陆(Bitmain)这样强大矿商的国家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比特大陆是全球最受欢迎的ASIC矿机生产商。该公司还在中国拥有自己的采矿业务。

2018年的各种报道表明,许多矿业运营商正在海外寻找更环保的场地。据了解,环境问题和税收的缺乏是导致中国对加密货币开采保持冷漠的原因。

俄罗斯

与中国相比,俄罗斯对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态度更为宽松,因为俄罗斯对这一领域仍没有明确的监管立场。比特币不受监管,但将其作为商品和服务的支付选项是非法的。随着《数字金融资产法案》(Digital Financial Assets bill)的生效,这种情况将在2019年夏天发生改变。

在此之前,该国的加密货币开采一直在继续,寒冷的气候和廉价的电力是其中的主要因素。然而,6月份的一份报告显示,加密货币开采运营商未来可能会面临罚款。

俄罗斯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Anatoly Aksakov对当地媒体塔斯社表示,在开放区块链上创建的加密货币是非法的。与此同时,Anatoly Aksakov强调,如果这种加密货币是在国外购买或获得的,那么,这就不算违法行为。

伊朗

正如Cointelegraph本周早些时候报道的那样,由于过去一个月电力使用量的大幅增加,伊朗政府对该国的加密货币开采业务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伊朗能源部认为,由于担心电网承受过大的压力,该国电力消费不正常地飙升了7%,采矿作业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伊朗能源部打算在批准新能源关税之前,切断加密采矿运营商的电力供应。

伊朗人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的补贴,来弥补实际用电和高昂电费之间的差价。这种情况为矿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2018年9月,在一些伊朗政府部门正式接受加密货币采矿作为该国的合法产业后,采矿生态系统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这一问题有望通过正式的监管和法律框架得到解决。

加拿大

加拿大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对加密货币友好的国家,公开为加密货币开采业务提供便利。该国已将比特币列为一种商品,根据用户获取和使用这种加密货币的方式,比特币的使用者需要缴纳税款。如果加拿大人接受比特币作为收入,就按收入征税,如果他们将比特币作为投资资产持有,就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

正如Cointelegraph撰稿人Selva Ozelli去年在《专家评论》中指出的,加密货币开采也要征税,这取决于这项业务是作为一项业务还是作为个人爱好来运营,后者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免税事件。虽然加密货币贸易和使用在该国受到欢迎,但采矿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魁北克水电公司和加拿大政府的能源监管机构雷吉能源公司的工作是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2018年5月,魁北克省政府解除了向加密货币采矿运营商出售电力的禁令。当时,已有100多个潜在的矿业公司申请从魁北克水电公司购买电力。据报道,魁北克水电公司经营着60座水电站,当时的发电量盈余约为13 太瓦。

2018年6月,魁北克水电公司出台规定,要求加密货币矿业公司竞标电力,并出具相关业务用例。

但在几个月内,这家能源供应商不得不停止矿商的开采行为,原因是该行业的巨大需求超过了当时的电力供应。直到2019年4月,能源交易所(Regie de l'energie)发布了该行业的新规,才基本上解决了加密货币矿商获取电力的难处。

捷克共和国和冰岛

捷克共和国值得注意,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矿池之一Slushpool的所在地。该池占总哈希率分布的7.5%。欧洲国家对比特币和加密货币整体的监管立场相当宽松。捷克政府没有将比特币列为法定货币,而是当作一种无形资产。

冰岛由于气候寒冷、可再生能源丰富,成为了加密货币开采中心。2018年2月,据推测,该行业用电量将超过全国家庭用电量。当时,据报道,创世纪矿业公司是冰岛最大的能源消费商。

美国

美国拥有强大的矿业文化,这得益于该国相当务实的监管方式。2015年9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将比特币列为商品,至今仍被视为商品。对采矿活动没有具体的限制,而其他几个国家对加密货币均采取了不同的做法。

2018年3月,纽约普拉茨堡市成为美国唯一一个正式禁止加密货币开采的城市。此前,当地居民抱怨该地区的加密货币开采导致了电费上涨。据报道,去年3月,普拉茨堡最大的矿业运营商使用了该市104千瓦时电力供应的10%。因此,普拉茨堡市议会实施了为期18个月的加密货币开采禁令。

新月电力供应公司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开采一枚比特币的成本与美国各州的电费有关。路易斯安那州被认为是开采加密货币成本最低的地方。紧随其后的是爱达荷州、华盛顿州、田纳西州和阿肯色州等,美国最大的矿场,位于华盛顿。

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上述国家都有重要的加密货币开采活动,但事实是,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现象。大型矿场的选址主要因素是廉价的电力供应。除此之外,气候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欧洲国家以及像加拿大这样的地方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处于寒冷的环境中,这对冷却设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矿池的不断增长,需要的能源越来越多。每隔2016个区块,难度就会不断调整,以确保每10分钟左右开采一个区块。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挖矿可能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因为更多的矿商竞相验证交易,并在开采一个区块后获得BTC奖励。

2018年末,一项研究表明,全球加密货币开采的总用电量已经超过了矿产开采,这一事实在过去两年中招致了严厉的批评。2019年6月的另一份报告显示,74%的比特币挖矿是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这一报告缓解了部分担忧。然而,对于全球矿商来说,这将继续是一个热烈辩论的话题,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