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高28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12厘米。圆腹撇口,器物肩部有双系,系上带有细划纹饰。这件双系罐施半釉,釉色青绿微泛灰色,是典型的东汉青瓷釉色。胎土为夹砂红土胎,在南方比较常见。修胎不规整,有鼓起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东汉青瓷造型古朴浑厚,釉色青绿沉稳,釉面微有土蚀。其器物下部胎壁的鼓起也符合东汉时期以泥条盘筑、模制和手捏等制作方法来烧制陶瓷器的风格,且整器无修补,算是一件比较不错的高古陶瓷藏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高古陶瓷收藏在国内还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 受了解认识水平的阳制和收藏水平的影响,人们对中国高古的陶瓷器认识还远不到位。这件汉代青瓷器,根据其品相,还是有很大的升值潜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点评

根据目前考古资料来看,东汉青瓷的主要产地是在我国南方,以浙江宁绍平原、金华丘陵和永嘉沿海地区为主。在上虞、宁波、慈溪、永嘉、金华等地均发现有窑址,其中以上虞的窑址最多。很有意思的是,东汉青瓷在我国北方发现的也很多,但现在尚没有在北方发现有东汉青瓷的确切窑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青瓷制作技艺的成熟时期是在东汉,此时的青瓷已经不同于商周、战国时期的原始瓷了。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眙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很大的不同。

简单地说,由于釉水化学成分的不同,东汉时青色釉水的透明度更高,胎釉结合也更紧密,同时炼制的温度也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