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给大家把曹操手下的猛将和谋臣排了一下排名,并详细介绍了一下,今天给大家排一下孙权的手下的名将,而有意思的是前四位既是名将又是谋士,都当过东吴的大都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名:江东美周郎周瑜

周公瑾,在赤壁打败曹操八十万大军,以少胜多。东吴第一名将,是无可置疑的。这个人不仅非常有才,而且相貌很出众。年轻的时候就跟随孙策打天下,平定江东。之后更是辅助孙权打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实际历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为人心胸宽广,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但可惜天妒英才,病死在准备出征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名: 鲁肃

鲁子敬并非是三国演义里面老好人的形象,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年轻的时候看朝廷不行,社会动荡,经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还仗义疏财,获得了不少好名声。197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当曹操打过来的时候,孙权这边大部分是投降派,只有鲁肃和周瑜力挺孙权和曹操干仗。在周瑜走后,接任大都督的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名:吕蒙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非吴下阿蒙,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开始跟随孙策的时候是别部军马,之后再孙权的手里得到重用,破黄祖作先登,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

鲁肃去世后,接任大都督一职,守陆口,白衣过江、设计袭取荆州,击败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名:陆逊

在吕蒙病死之后,陆逊接任大都督,夷陵之战以少胜多,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在石亭打败曹休,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名:太史慈

太史子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学,北海报恩,于万人黄巾军中杀出,替孔融给刘备传信。之后与孙策不打不相识,投靠江东,助小霸王孙策扫平了江东。孙权上任之后,因为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只可惜早早就病故了,死前不甘心的说:“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名:甘宁

孙权称赞其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矣。”而张辽是魏国的顶级武将,孙权以张辽和甘宁相比,足以说明甘宁在顶级武将的行列。他献计征伐黄祖,提出“占领江夏”、“攻取战略要地荆州”、“谋取巴蜀之地”的三步走战略。213年,曹操率大军攻打濡须口,为了打击曹操的锐气,甘宁率领精兵百骑,在夜晚袭击曹操大营,曹操大营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七名:周泰

字幼平,九江人。 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曹操出濡须,周泰勇战击退曹操,赢得了吴国其他猛将的拜服,但是周泰极其低调,从不居功自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的徐盛、蒋钦、丁奉、潘璋、陈武战力值都差不多就不一一排列了,而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吕范等几位老将先开始跟随孙坚有所表现,之后再孙权上任之后,也就黄盖献了苦肉计,有点身影,之后几位根本看不到身影,故也不排在里面了,请大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