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人,一古一今,一中一外,一个说文言文,一个说英语,但他们对知识和行动的看法却从来没有如此一致过: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只有用了才有用;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只有行动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是中国明朝的大儒王阳明。

在王阳明看来,知而不行,只是浪费时间。只有把道理转化为行为,才是真知。王阳明举了个例子还说明:“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某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意思是:我们称某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一定是某人在行为上做到了孝敬友爱;而不是这个人说一些孝敬友爱的话,我们就称这个人孝敬友爱。

这就可以解释互联网上的“天问”:为什么我读了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践行。明什么理?人生的道理、自然发展和社会运行的规律。为什么要明理?是为了在实践中遵道循理,成功我们的实践。

若然真知行,怎会过不好这一生?一生圆满的所有道理,小学毕业时我们已全部知晓。譬如立志,你真的立下远大志向坚定不移吗?你真的为你的远大志向辛勤付出吗?譬如勤奋,扪心自问,你真的足够勤奋吗足够努力?

知,是为了行;若然不行,知又何用?不如不知!若果真知,命运可能会和你开玩笑,但最后一定会回报你真诚的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是托拉斯的鼻祖,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十亿级的富翁洛克菲勒。

1937年,洛克菲勒去世时他的个人财富不少于14亿美元,而当年的GDP为920亿美元,就个人财富占GDP比重而言,美国至今没人超过洛克菲勒。

他说,有位聪明人说得好,“教育涵盖了许多方面,但是它本身不教你任何一面。”。这位聪明人向我们展示了一条真理: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世界上最实用、最美丽、最可行的哲学也无法行得通。

有个朋友吹捧他是个是个主动做事、自动自发的行动者。他很受用,并为此感到骄傲。他告诉他的儿子:“我很乐意这样的吹捧,因为我没有辜负它。积极行动是我身上的另一个标识,我从不喜欢纸上谈兵或流于空谈。因为我知道,没有行动就没有结果,世界上没有哪一件东西不是由一个个想法付诸实施所得来的。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考虑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要等到所有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当才出发的人,将永远也离不开家。

你以为你拥有梦想,其实你拥有的只是希望

美利坚首富的秘密

曾国藩和洛克菲勒:不同的文化背景,相似的成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