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几年前,天文学家注意到一颗恒星正在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变暗,这引发了一种猜测,即可能有一种“外星超级结构”正在围绕它运转。后来则提出了一个更可信的解释--罪魁祸首是一群彗星。但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更奇怪的恒星系统,它看起来完全是随机变暗的,而且没有一个常规的解释似乎能够说得通这个现象。

EPIC 249706694(或HD 139139)是一个双星系统,这意味着它是由两颗因引力而固定在一起的恒星组成。在开普勒第二次任务中,该系统被连续观测了87天,在这期间,它的光线被发现暗了28次。通常情况下,这些现象表明有行星通过了恒星的前面,而这意味着它遵循了一个严格的时间表。

但在这个情况下,它们完全没有规律性可言。正在研究该恒星系统的国际团队称这种现象为“随机凌日者(The Random Transiter)”,并打趣道,“它们的到达时间就像是由随机数生成器产生的一样。每次变暗的程度则差不多。”

如果觉得这听起来有点耳熟,那可能是因为它跟Tabby's Star非常相似。2015年,Tabby's Star不规则的变暗成为了当时的头条新闻。一项特别有趣的研究表明,这些变暗跟围绕恒星运行并收集其能量的“外星巨型结构”可能出现的模式相符。而更有可能的解释是,一群彗星或小行星正在绕着这颗恒星运行并周期性地遮挡了部分星光。

相比Tabby's Star,EPIC 249706694更令人着迷。研究小组对其展开了9种常见场景的研究,这些场景通常可以解释成为不规则变暗现象,然而结果显示它们都说不通。

若想要解释清楚所有变暗的原因,这颗恒星周围必须得有19颗行星--比任何已知天体系统都要多--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必须要足够近且“一年”的天数不超过90天才行。另外,它们的大小也必须要大致相同,然而很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与此同时,研究小组也排除了其他一些流行理论,诸如一颗正在解体的行星、布满灰尘的小行星、围绕这两颗恒星运行的行星、人们在太阳上看到的恒星大“斑点”等等。这使得天文学家们困惑不已。

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