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说到俄罗斯潜艇,大多数民众想到的是《猎杀红色十月》这部电影,故事主角需要辨识俄方潜艇是否要叛逃或是攻击美国的故事,剧情内容灵感来自1975年的苏联警戒号护卫舰的真实事件。而这一次7月1日发生的巴伦支海上的北莫尔斯克的俄罗斯核动力潜艇水下失火,让外界再度睁大眼睛,以色列军事情报网站Debka臆测俄美双方在水下交火,遭美方击中而失火。《纽约时报》认为意外潜艇是负责收集情报与窃听的间谍作用,美国福斯新闻更指称,当时俄罗斯进行入侵或切断长达55万英里、横跨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下光缆,暗示海底战是两国决胜负的另一个战场。

这事让俄罗斯政府强压了一天新闻,在隔日才对外发布讯息,俄罗斯官方宣称是进行海床研究时遭受意外,并有其他船员获救,却迟迟无法详细交代人数,也不愿公布舰艇型号,随后死亡的潜艇军官已被埋葬在圣彼得堡。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在5日发布命令,授予艇员受难者在军事职责中充分表现的勇气和英雄主义,其中四人追授俄罗斯英雄称号,其他人则是勇气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潜艇意外,勾起了大众对2000年8月因船头发生爆炸而沉没在巴伦支海,造成118人丧生的俄国核动力潜艇库尔斯克的回忆。库尔斯克隶属于俄罗斯北方舰队,在海军军费紧缩的90年代,于1994年下水。

虽然国内对此次意外往常地出现批评,但已不足以动摇普京的地位,与2000年上任第一任总统时相比,普京在对处理危机的方式也颇为冷静。尤其在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事件后,一方面对于国际批评的回应多数处于较被动的状态,以见招拆招的方式来面对反对的声浪。相反的,普京则是马不停蹄的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来加强双边合作的可能性。从6月3日至5日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到6月28日至30日的G20高峰会,普京将重点放在中、美与日,期间与习近平签下5G的合作案外,接着与特朗普在大阪再度会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国跟进终止《中程导弹条约》,将掀美俄军备竞赛?

潜艇事件后,7月3日普京又签下停止与美国争议已久的《中程导弹条约》(INF Treaty)之效力,之后代表两国再也不需要履行相关义务,作为全球军备控制核心的《新战略武器裁减条约》(START))基础的《中程导弹条约》一旦停止,纵使在2011年签署为期十年的《新战略武器裁减条约》(期限到2021年2月为止),俄美双方同意可以选择将其延长五年,但由于《中程导弹条约》不再,反而增加了2021年3月后国际间对于无任何限制核武发展的可能性。

一方面,《中程导弹条约》的结束同时提高了对俄罗斯经济风险与军备竞赛的机率,也势必推进俄美之间的对话。俄罗斯政府现今想定的谈判对象不仅是特朗普一人,而是下一届美国总统当选人。若我们说2011年的《新战略武器裁减条约》是美国奥巴马政府与俄罗斯梅德维杰夫政府所创造的重置年代,那下个条约谈判的进程,则可被称为俄美重新彼此定位的好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俄罗斯军事专家耶玛尔柯夫的观点,从发展军事能力的角度来看,核竞赛同时具有相当的危险。因为俄国国防部将会更加提高原已享有预算优势的核武器的比例,并在有限的军事预算中获得更大的额度。

尽管俄罗斯2018年俄罗斯国防支出为614亿美元,但实际上却是高出账面的数倍。若俄国受到世界末日战争可能来临的预期心理影响,最终只会让俄罗斯核武数量增加,并且减少分配步兵战车、坦克、直升机和下一代新型飞机,甚至是舰艇的研发。而在未来几十年里,俄罗斯士兵可能只会在当地冲突中派遣。结论是《中程导弹条约》过后,俄罗斯能享受到的谈判蜜月期也只有短短的一年半载,普京未来如何在国家预算裡找到更多的资金来支持未来的军备竞赛,是还未从经济制裁里脱身的一大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魅力将因经济制裁蒙上阴影?

所以如何与欧盟之间达成协议、顺利摆脱制裁的阴影才是普京积极必须达成的任务。欧洲理事会大会(PACE)在6月底才以118票通过,宣布俄罗斯可以恢复代表团的所有权利,例如包括不再透过撤销发言、投票与参加各委员会事务等权利。

尽管乌克兰新任总统泽伦斯基以退席抗议来反对欧盟理事会对俄罗斯的让步,并谴责法、德两国违背原则性要求,但这项决议对俄罗斯无疑是与欧盟修补关系的一大跃进;但欧盟6月才又决议将对俄经济制裁又延长半年至2020年1月。7月5日普京前往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目的是冀望意大利总理孔蒂奇能够撮合俄国与欧盟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外交上忙于奔波,国内却因为这几天大雨,造成西伯利亚豪雨成灾,造成一千多人受伤,加上潜舰意外等事件,让人民对政府的态度反应在Levada中心在5日公布的一项:国家是否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调查。结果显示48%的民众是正面的回应,但同时却有41%的民众认为俄罗斯政策走岔了,其余10%则是无法回答。而人民对最能够认同政府的时间点是2014、2015年,数据分别是62%与64%,当时正值克里米亚半岛与乌东冲突各项内外大事交错的时间点,因民族主义使全民对国家政策有着较高的认同感。

相较于2000年刚上任的普京,尽管1999年底对于才发生车臣分离主义分子入侵达吉斯坦共和国,时任总理的普京下令回击,并在事件后走访车臣。普京式的强势作风也塑立他未来的形象。但实际上2000年时,人民只有29%对政策保持着正面态度,其余50%则是认为国家走在未知的错误方向。并在民众是否赞许俄罗斯政府的调查上,2000年不满意程度达到47%、满意的只有34%,无回应19%。而在2019年更是不满意度上升到55%,比往年高出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数据说明了,虽然普京从上台以来的个人魅力不减反增(2000年的支持度有61%、2019年为68%),但俄罗斯民众大多时候对政府都是存着怀疑的态度,人民将过错归给总理梅德维杰夫、国会杜马、甚至是议员。若从另一面观察对普京的负面态度,早期俄国民众有较多数人选择不回答,近年以来此种现象已逐渐消除,显示不支持普京的数据也达到了31%。

潜艇事件多少增加了俄国民众的不满,也增添美国对俄罗斯的敌意。若神秘是外界对俄罗斯的形容词,普京执政下的俄罗斯帝国在政治、军事上总是蒙上一层面纱,有着自己的政治逻辑,无论外交还是内政常被西方国家批评俄罗斯不遵守游戏规则,但实际上俄国却是玩着没有规则的游戏。许多领导人认为俄国是麻烦制造者,而普京却将自身塑造成麻烦处理者的角色,若国家及世界缺少了他的存在,或许势力将不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