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CPI数据: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环比下降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的啥意思呢?就是说今年6月份的物价比去年6月涨了2.7%,但比今年5月份是下降的,降幅为0.1个百分点。

可能有人会说,数据错了吧?6月份的水果、猪肉明明比5月还贵,怎么CPI还环比下降了这要从几个方面说起。

首先,CPI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用来衡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也就是,CPI是一个通过相对数变化计算得出的指数情况,并非绝对值变化,所以不会与物价跌涨的具体值对应,尤其不会反映个别品类的大涨大降情况。

其次,CPI不是把所有的消费品价格简单相加,而是综合了一篮子的商品。包含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8大类、262个基本分类。

所以,在各类商品的跌涨值综合计算中,个别品类的大涨大降不会体现得特别明显。只是说有些权重值较高的品类,对结果计算的影响因子比较大,比如食品烟酒的价格变化就对CPI涨幅的影响较大。

再者,是与大家的惯性思维有关。毕竟在物价不断上涨的当下,大家对听“涨”习以为常,冷不丁说“下降”反而有些不习惯。但事实上,物价可能一直在涨,只是涨得没以前快,涨幅反而变“负数”了。

好了,再回到题中来,为何猪肉、水果都比上月贵了不少,cpi还有降呢?

事实上,在细分品类的统计中,猪肉、水果的cpi并没有降,反而是涨幅很明显,根据统计:

“6月份鲜果价格上涨42.7%,影响CPI上涨约0.7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14.4%,影响CPI上涨约0.59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21.1%,影响CPI上涨约0.45个百分点)。”

从而,“食品烟酒类总体价格同比上涨6.1%,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1.79个百分点。”这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涨价感觉比较一致。

不过,从环比数据看,由于:

“6月鲜菜大量上市,价格比起5月份下降了9.7%,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前期补栏雏鸡开始生产,鸡蛋供应充足,价格下降2.6%,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虾蟹供应增加,水产品价格下降0.9%,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同时,虽然全国鲜果价格上涨5.1%,但当期也迎来了西瓜和桃子等水果集中上市,价格也在下降。”

所以说,两者是相对比较的,在整体的综合计算中,有些涨价厉害的品类没有表现得很明显,甚至还出现了环比下降的情况。

但不得不说的是,眼下的通货膨胀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正如很多人吐槽的那样:别说什么财富自由了,现在连“水果自由”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