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出生的杨国丽是神木市第五中学教师、神木五中附属幼儿园园长。教书是她一生钟爱的事业,从村小到镇上再到城里,从小学全科教师到中学语文老师再到幼儿园园长,从教27年来,她始终坚持“用心教书,用爱育人”的原则,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位学生,27年坚持不懈,无偿资助贫困学生46名,累计捐款捐物8万余元……用平凡的经历谱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学习生活双重照料,用爱坚守情洒山村

杨国丽出生于农村,但因家庭贫困,高中毕业后只好离开校园。1992年,20岁的杨国丽被分配到神木沙峁镇刘家畔村小学任教。两孔破破烂烂的窑洞,两块用墨汁在墙壁上刷出来的黑板,坑坑洼洼的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桌椅缺角少腿,就是一所学校,学校因缺老师已经停课15个月……面对如此窘境,杨国丽不但没有退却,反而坚定了信心,约上村干部,努力劝说孩子们重返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老师,16个学生,虽然人数不多,却是一个分为五个年级的复式班,杨国丽认真制定各年级的课程计划和学习目标,全部工作井井有条。学生中有3个女孩是留守儿童,杨国丽便让她们与自己同住,给她们洗衣服、捉虱子、洗头,还经常把自家弟弟的衣服给她,给大家做午饭吃;9岁的学生刘瑞农半夜肚子疼,杨国丽连夜背着她走了五个多小时的路去镇医院看病;山里的孩子,农闲时是学生,农忙时就是家里的小帮手,杨国丽就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给孩子们辅导……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为“姐姐老师”。

爱心延续二十余年,累计资助贫困学生46名

在沙峁遇到的孩子情况复杂,农村留守儿童特别多,家里困难的孩子也特别多。曾因贫困而有过辍学经历的杨国丽不想看到有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在农村任教的十六年间,她经常帮助残疾孩子、留守贫困儿童以及即将辍学的贫困生交学杂费,买学习、生活用品,义务补课,苦口婆心劝失学孩子上学等,更是常事。学生刘鸿宾是一个残疾儿童,家境贫寒无经济来源供读书,面临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危险。杨国丽垫付学杂费,帮助他完成了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教学过程中杨国丽始终不忘初心,从思想上、物质上、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2008年,杨国丽被调到了神木五中任教。神木五中地处南郊,大部分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单亲家庭、留守孩子依然很多。当班主任期间,杨国丽给学生们建立成长档案,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以及学习情况,并记录着在校三年内的点点滴滴。2017年8月,杨国丽开始担任神木五中附属幼儿园园长。面对园里经济困难的幼儿,她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申请资助,杜雅晗等16名幼儿享受了神木市民生慈善基金会每年1250元的贫困补助;张淑婷等近90名幼儿享受了教育局每年750元的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款;何昊然等6个建档立卡幼儿先后享受了园里每学期 1100多元的生活补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她自己也一直关心孩子们的教育,经常资助贫困学生,给他们捐款捐物。为刘嘉奇等五位幼儿各送去100元生活费,为常雨欢送去200元,为刘佳慧等7位贫困幼儿送学习用品;神木五中11届的刘军锋、12届的王磊,榆林学院的杨宇,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军……27年来,杨国丽共资助贫困学生46名累计8万余元。对此有人不解,可她说,“我是一名教师,我从贫困中走来,今天我帮孩子一小把,改变的可能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命运!”

一门心思为学生,带病坚守只为孩子成才

“三尺讲台永远是我放飞希望的乐土,乐此不疲是我勇往直前,永不停歇的潜在动力。”这是杨国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杨国丽在教育岗位已工作了27个年头。在这27年中,她把心用在了教育上,工作、学生成了她生活的主角,她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学生,努力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分担他们的悲伤,分享他们的喜悦,和他们一起成长。而她也多次被评为“教学能手”“师德标兵”“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先进教育工作者,2018年11月被评为“中国好人”并荣登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荣誉的背后是一次次不为人知的默默付出。由于长期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杨国丽经常会感觉头晕目眩,多少次差点晕倒在课堂。学生们都劝她休息一会儿,但她总觉得会耽误学生学习,忍一忍就过去了。从2013年开始,伴随着头晕而来的是耳鸣、头疼、失眠、腰疼、腿麻等症状,经诊断为神经性耳鸣、颈椎病和腰椎病等多种疾病,而耳鸣早已误了最佳治疗期,医生劝她多休息,多锻炼,不能熬夜。然而开学后,杨国丽的身影依旧出现在课堂上,每天上班时早早的进入工作状态,下班时还默默地批改着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一直坚守在三尺讲台,以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证明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近50岁的她,既是神木五中七年级的语文老师,又是孩子们口中的“园长妈妈”。看着学生们慢慢成长、升学、就业,杨国丽说这让她感到很幸福,在帮助学生实现梦想的同时,她也圆了自己的梦。

来源:神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