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星宝家长来说,要不要辞职在家照顾孩子,双方谁辞职,这从来就是一个纠结却必须回答的问题。

很显然,这个问题肯定没有所谓正确的答案,甚至根本就没有所谓合理的答案,只能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据《中国孤独症家庭需求蓝皮书》数据显示,52.4%的孤独症家庭有一人放弃工作专门照看孤独症孩子,大部分是妈妈放弃工作(占90.2%),受访家长全职工作只占25.9%,也就是说,ASD家庭有一半以上放弃工作。

由于社会支持体系薄弱,大部分责任全部压在了家长身上,孤独症干预的最佳效果期是越早越好,与时间赛跑是ASD儿童康复干预的现实且必须应对的任务。

然而,以上不是做出是否放弃工作的理由,或者说这些理由还不够,因为ASD康复干预和支持不是短跑,甚至也不是长跑,而是一场真正的人生马拉松。

一、几个误区先要澄清

1、全心全意为孩子,就必须放弃工作

其实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不辞职也可以做到全心全意,辞职在家也不一定是全心全意,全心全意关键在于你的专注力投放、规划、正确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行动。

2、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康复成效也会更好

放弃工作,不会与康复成效成正比,辞职在家,干预和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了,这是肯定的,但康复成效不是与此成正比,如果用一个公司描述干预成效的变量,则干预成效=(低年龄+正确方法+高强度干预+持之以恒+良好家庭社会支持)/病情严重程度。

3、早期干预好了,后期省时省力

前期干预确实是很重要的基础,但“干预好了”是个伪命题,可以说前期更努力,后期更不费力。

二、必须考虑的几个事实

1、减少了家庭收入

少一个人收入,家庭总收入肯定是减少的,而ASD教育康复需要长期投入,经济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2、减少了家长社会性角色功能

人的社会性功能保持,最有效策略是融入社会。当然,离职在家不一定是脱离社会,但离职在家更容易导致脱离社会、放弃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3、不同家长,具有不同的“在家”潜质

“在家”潜质的最主要指标是情绪自控力、行为(思维)理性度和家庭一致性(包括配合度),还包括要考虑整个家庭的资源和条件潜质,甚至还需要认真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性格因素。

4、马拉松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否则难以到达终点

ASD的支持是一场人生马拉松,用力过猛与用力不当,导致产生新的问题,是大部分家长都有可能犯的“错误”,这样是很难坚持到达终点。

三、如何决策:要不要放弃工作,谁放弃工作?

1、综合考虑家庭资源及限制

家庭资源与限制是正负条件的两端,包括经济条件、社会关系、家庭支持度,以及本地(社区)资源等等,也就是说,如果可资利用的资源有限,就算你辞职在家也无济于事。

2、家人充分交流各自意愿

家庭成员的一致性至关重要,决定着后续的支持和持续度,对于辞职或哪一方放弃工作,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充分沟通,并做好规划和心理准备。

除此之外,还需要调整家庭生活节奏,规划家庭发展,计划呆家里的时间,如何恢复,如何应对各种可能的挑战,准备越充分,越有利于家庭的发展。

3、充分反思自己的意愿,以及自己“在家”潜质

如果决定需要其中一方放弃工作在家,一方面大部分家庭会选择收入相对少的一方辞职,另一方面需要双方充分考虑各自的需求和性格特点,理性评估哪方更适合呆在家里。不管哪方呆在家里,另一方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并取得满意成效。

辞职回家后,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与社会脱节、无序、低成就感带来的心理波动,还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那种情境是十分难熬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你可能要理顺的首先是自己。如果心理和条件上尚未准备好,辞职回家,很可能不仅不会改善您和孩子的状态,一段时间内您的情绪有可能更加低落,并直接影响孩子和家庭发展。

四、几种错误的做法

辞职与在家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行为,但高度关联,不少家长纠结并两难选择,常见的几种错误认知有:

1、因为内疚而选择放弃工作

这会使自己、家庭和孩子本身均受到隐性伤害,而且这个伤害往往起初无法觉察,等觉察到了之后,可能伤害无法挽回。

2、因为担心而选择放弃工作

面对弱社会支持、家庭支持,面对ASD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担心、焦虑在所难免,这种心情做出的决定,很容易忽视关键因素,这时放弃工作,可能会带来更大痛苦。

3、从众心理而选择放弃工作

不少家长并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放弃工作辞职在家,但看到很多人都辞职专心照顾孩子,就决定自己也要放弃工作。这种从众心理一样会导致决策失误。

总之,辞职与否是个重大决定,需要家长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