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家长一定有注意到,小婴儿的双手总是保持着紧握拳头的状态,就连睡觉的时候、吃奶的时候、哭闹的时候也是如此,仿佛手心里握着什么宝贝似的。很多家长会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新生儿的习惯,等宝宝大一点就好了。其实,当看到宝宝的拳拳紧握,家长最好是把他的小手张开,帮他"纠正"这个习惯,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是非常有帮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小婴儿握拳的习惯是从妈妈肚子里养成的,作为新生儿,他的各个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全,对双手的控制能力也不够,所以,家长帮助宝宝打开拳头,有助于宝宝双手的神经发育,增强大脑对环境的真实感知度,还能帮宝宝锻炼手脑灵活性。分开婴儿的手指,他就能随意的抓取周围的物品,刺激大脑皮层与身边环境的互动,有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反应更加灵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让宝宝将来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爸爸妈妈平时可以多做这些事:

1.多和宝宝的双手进行接触

宝宝用力握拳的时候,说明他并不是处于完全自然的状态,爸爸妈妈若是轻柔的帮他打开手掌,会让宝宝感受到舒适和放松。喂奶的时候,妈妈可以拿着宝宝的小手抚摸乳房,让宝宝感受妈妈的温度,或是手指放进宝宝的掌心摩挲,做一些小小的互动,都会让宝宝觉得很安心,有助于他更快的适应这个世界。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也要清洗他的双手,同样用一根手指清洗,动作要轻,洗干净了小手可以抵挡很多细菌的入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给他不同触感的玩具

当宝宝的小手呈拳状时,爸爸妈妈还可以让他手中抓握一些体积适中的玩具,硬的或是软的、毛绒绒的或是磨砂的、镂空的或实心的,最好变换着来。这样宝宝可以直观的体会不同的感觉,也可以学会自己控制抓握不同物品的力度。在这里家长要注意玩具的干净程度,以及看护着宝宝不要误吞了小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给宝宝的小手做按摩

在宝宝精神状态不错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多按按宝宝的小手,帮助疏通血液流动,促进神经系统活络,宝宝也会随之自然的舒展开拳头。还可以帮助宝宝做一些伸展小练习,辅助他一根一根的张开手指,

一起合住,如此反复,增强宝宝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