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逐渐崛起为 A 股的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A 股出现过 4 次非常著名的“抱团”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每一次“抱团”的切换,会使得一些投资的板块标的有非常大的起伏(如16至今的白马消费类)。此文我们将对机构的“抱团”模试着手,去分析本轮结构行情的投资方式,搭上机构的“抱团”顺风车,与抱团界一路同行!从而扩大收益!
我认为本文会给我的朋友们或者投资者们非常大的启发!

我们将从:

1、机构习性!

2、抱团的优异!

3、目前机构的抱团标的!

4、最后如何盈利!如何包团等

好!正文开始,享受本文带给你的一个全新认识体验吧!

首先!感谢招商证券!数据来源与招商证券研究所!

在 A 股市场上,大家都知道基本有两大类投资者,一类是个人投资者即散户,另一类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即散户群体,做出买入卖出的决策理由五花八门: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价值投资、波段交易、价差交易、套利、周期等等,还有利用软件,炒股工具作出的一些决策!而且基本上每天80%以上的交易额都由我们散户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类是以公募、保险、私募和各类基金的一些机构为主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则都有着相似的投资决策框架和相似的特征。

必经都是科班出身,有着一样的老师差不多的专业和学校!

那么做的决策也会非常非常的类似!

我们重点讲的也是关于这些机构的行动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多朋友有这个疑问!抱团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我们理解的大家一起买一只个股呢?

抱团是抱团取暖的简称啦!

其实业内对抱团的意思是:持续加仓并持有一个板块接近至超过 30%,视为“抱团”。

详细点说:所有参与者不断加仓某一个板块,到后来集中持有某一个板块,不轻易进行调仓换仓!并持续持有超过两个季度以上也就是半年,称为“抱团”。

也因此一轮波段性质的行情!最起码我们的投资周期在1个月以上,半年为分界线,做趋势性的投资或者叫投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什么是30%呢?

由于机构分散投资的要求,主要还是机构都有风控部门进行管理。因此持有一个板块超过 30%算是比较高的集中度!

想想我们散户,其实自己也要有风险控制意识啊!

历史上的抱团曾情况发生过四次,分别是:

一、 2007-2009 年加仓并抱团金融地产,“金融的黄金年代”抱团金融 持续 13 个季度

二、 2010-2012 年加仓并抱团消费“第一次消费抱团”第一次消费抱团 持续 13 个季度

三、 2013-2015 年加仓并抱团信息科技“移动互联网浪潮”抱团信息科技持续 13 个季

四、 2016 至今 持续加仓并抱团消费“第二次消费抱团”已经持续了 13个季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又有朋友要问,为什么会出现抱团这种情况呢,只是为了多赚散户的钱吗?但是细心的朋友可能从上述的几次抱团经历看出,有几次的熊市,机构都没有躲避的!

其实很好理解,投资人把钱打到你账上,你不投资也得投资啊!

而且光赚钱还不行,你还得比较!不光和大盘指数比,还得和业内同行比!所以机构的压力可能比我们散户们大的大的多!

毕竟我们只是行情好了,多赚和少赚的问题。行情不好,少亏点就好!

但是如果你是机构,或者基金经理,可能连饭碗都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现抱团也很好理解!

机构投资者都有着相似的投资决策框架和相似的特征:

1、定期考核机制

国内的产品管理人都有定期的考核机制,—最短的三个月,最长三年就必须交出一份答卷。这种定期考核机制,抱团机制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那么如果一个行业表现持续好,你没有买入这个行业,在定期的考核的时候,就会遭遇灵魂之问——“你为什么没有”“你为什么没重仓”。到最后,表现最好的那个行业被持仓越来越重,直到有外部因素让部分投资者放弃这个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真·价值投资

巴菲特被封为“价值投资”的典范,但A股机构投资的风格和巴老的投资大相径庭,巴菲特由于其公司无短期业绩考核,极低的融资成本,所以可以长期持有高ROE 高分红的股票,本质上更类似套利。

不过很遗憾的是,这种“价值投资”对于国内机构投资者只是理论是上的存在。

为什么要加一个“真”,因为国内机构投资者整体是最看重业绩的,对业绩和价值的看重可能要远超巴菲特。通常要算清楚每一个季度的业绩,一个上市公司一个季度业绩稍微低预期,都要考虑减持。因为就算你相信这只是短期的,但是你仍然要担心别的投资者会无情的抛弃,导致股价出现明显的回调,为本季度的考核蒙上阴影。

因此,在真·价值投资的思路下,业绩持续表现优秀的板块必然会被集中持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排名机制

不管你是公募还是私募还是保险,不管你是相对还是绝对,只要你有公开业绩,那么就
一定会有人给你每年排名,甚至季度排名,每月排名。

这种排名机制之下,你必须争取买的每一个股票都要比其他股票尽可能的好。当然,股

价背后最重要的是业绩。因此,在相同的机制下,大家买入的就是业绩增速最高的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大家会理解由于相同的投资思路,总会引起相同的投资行为,并且对热点持续的追逐!涨的好的,依然会涨的好,不被看好的,依然不被看好!

抱团一个行业或者板块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可能是非常非常繁琐的分析,因为要从行业的发展,宏观政策,又要看居民的消费,公司的业绩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就拿第一次消费抱团来说吧!

先是公司业绩向好,居民消费增加!然后消费思维也正在改变!正循环开始!
然后机构进场,发现股价涨的快!正循环又开始 !
股价涨的快,公司业绩又好!至更多的机构介入!
机构持续加仓并持有!股价又向上!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这种坚定的抱团信念背后,一股新生的力量开始崛起后。

并对后来的生态发生变化,那就是另一个板块的崛起,比如第一次白马消费抱团直到新生的科技板块崛起!

机构又开始切换抱团风格!

那么这次的抱团什么时候结束呢?

首先你要赶上这次抱团!如果错过了呢?那我估计很难再搭上这班顺风车了!

此次!抱团消费已经是“第二次消费抱团”,并已经持续了 13个季度!

看过上文我们都知道前3次的抱团都没有多过13个季度!

所以现在仍然要赶,可能为时真的过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呢?

从前3次抱团来看,每次抱团的瓦解,都是抱团的板块业绩出现拐点。最起码也是业绩有所收窄!

所以,二季报和三季报非常关键。

从历史抱团的经验中我们得出一些经验!并简化下可获得如下启示:

1、机构投资者永远青睐业绩增速最快的板块而不是某一个特定板块。

2、及时识别最强业绩板块并最快速参与抱团是机构投资者最佳投资选择,那么散户也可识别!

3、“抱团”往往会经历一到两次假摔,但是放弃之前需进行灵魂之问,“业绩趋势破坏了吗?

3、从过去四次抱团的历史看,一般一轮趋势能够持续 13 个季度甚至更长。

5、不要左侧逆风买入抱团瓦解的板块,评估一个板块是不是机构投资者彻底抛弃的标准不是大家“不看好”,而是根本没人看!

8、当一些炙手可热、朗朗上口、完美无缺的概念取代“业绩-估值”的基本面投资框架开始流行时,就需要特别小心了。

9、当一个板块已经不需要研究就能赚到钱的时候,可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10、趋势拐点出现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和现象,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反向的。因此,当一件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物出现的时候,很可能成为趋势决定的关键变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笔者是希望,新板块崛起的,拥抱新的板块的理由就是我们能赶上另一波早班车!科技板块我就认为很靠谱!

但是由于5G等都是新行业!业绩还是要看未来能否实现!

最后,谢谢大家观看!关注我,后续我们一起抱团新板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