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今年6月10日,一位33岁的女性儿科医生,感冒后出现鼻塞、乏力、食欲下降、胸闷的症状,3天后症状加重到武汉同济医院就医,第4天病情急转直下,出现无血压、心脏骤停。

北京一年轻患者,和上面女性的病情如出一辙,感冒后也出现了上不来气的症状,病情进展非常快,心功能急剧恶化、衰竭,生命垂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危险的心脏疾病究竟是什么?为何感冒会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

1,比心梗更可怕的心脏疾病

都说心梗非常可怕,但专家表示,这种心脏疾病易被自己误诊、发病速度极快、死亡率极高,可以找上没有心脏基础疾病的年轻人,甚至比心梗更危险。它就是暴发性心肌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症状易被自己误诊

23岁的女性黄某,发病时有腹泻、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口服感冒药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慌加重,送医后极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心脏骤停,不治身亡。

专家表示,这位女性之所以不治身亡,与她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延误治疗有关。

暴发性心肌炎非常容易与普通感冒混淆,它可能表现为乏力、胸闷、头晕、流涕、咽痛、发热、食欲明显下降、鼻塞、腹泻、极重度乏力等。

患者可能先出现乏力,再出现胸闷、头晕、极重度乏力(眼睛睁不开、手抬不起来)等症状。而胸闷、憋气,就说明心功能可能已经受损。

因此,如果症状持续3天以上并逐渐加重,可能就预示暴发性心肌炎,应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危害整个心肌,比心梗更可怕

暴发性心肌炎是在心室肌肉上发生了病变,病毒感染后入侵心肌细胞,并在心肌细胞中繁殖,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病毒被释放出来,就会引起整个心肌发生严重的水肿反映,造成心脏收缩无力。

正常情况下,心脏每一次搏动可泵出65~70%的血液,而暴发性心肌炎导致心脏收缩无力,泵出的血液可低至6%,很可能出现无血压、休克等。

急性心梗是动脉堵塞导致部分心肌坏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暴发性心肌炎比心梗更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发病率高

发病率:准确数据不详,由于大量的漏诊,发病率被严重低估。在我国,每年成人新发暴发性心肌炎至少3~5万例。

2,暴发性心肌炎的幕后“元凶”

暴发性心肌炎凶险异常,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发生?

1,病毒性感冒

案例中的患者都有感冒的症状,然后才出现暴发性心肌炎。感冒和暴发性心肌炎有什么联系?

专家表示,暴发性心肌炎分为病毒感染所致和非病毒感染所致,其中病毒感染占90%以上。

因此,患上病毒性感冒后一定要积极治疗,避免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极度疲劳

除病毒性感冒外,极度疲劳也是“元凶”之一。

38岁的男性患者李某,连续高强度工作一星期后,身感极度乏力,一觉醒来突然晕厥,最终确诊为暴发性心肌炎。

专家表示,极度疲劳就是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可导致免疫紊乱,一旦受到病毒感染并侵犯心肌细胞,就可能出现暴发性心肌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测疲劳状况】

观察下面这幅图,将看到的事物连起来。画出的事物越复杂,说明疲劳指数越低;反之,则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藏在美食中的心脏“杀手”

损害心脏的“杀手”,除了暴发性心肌炎以外,高血压也不得不防。而在武汉的美食中,就暗藏着引发高血压的“伤心陷阱”。

1,早餐: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早餐必不可少的美食,现场一位观众在调配热干面的蘸料时,说到自己喜欢放很多酸豆角、辣萝卜、辣椒油、葱、香油、芝麻酱。而专家表示,这易导致食盐摄入超标,增加高血压风险。

热干面用的是碱水面,和面的时候就会加盐,三两面约有2g盐;2勺酱油约2g盐;2勺辣萝卜约2g盐;2勺酸豆角约1g盐。也就是说,这一碗面就含有7g盐,已经超过了每天6g的食盐摄入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热干面的热量也很高,一碗热干面的热量约等于5个馒头。

因此,专家建议,将碱水面替换成荞麦面,香油替换成橄榄油,有利于美食与健康同享。已经患有高血压(尤其是盐敏感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更要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宵夜:小龙虾、干锅、烧烤

武汉人对小龙虾也十分热爱,这个季节,随处可见吃小龙虾大餐的人。干锅、烧烤、炒菜也是宵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菜大都比较油腻、辛辣。

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建议在吃夜宵时可以加点蔬菜水果沙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比如苹果就富含黄酮类、多酚等物质,有利于保护血管、心脏。

武汉人的夜宵还少不了酒的陪伴,而为了健康起见,专家也建议把酒换成鲜榨蔬果汁、绿茶、枸杞茶等饮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血压的正确测量方法

饮食不当可能诱发高血压,损伤心脏。很多高血压患者也会格外注意监测血压,但你的血压量对了吗?

1,测量时间

人体的血压是波动的,整体的规律表现为白天高、晚上低。晚上的血压比白天低10~20%,白天的血压在早上6点~10点、下午17点~20点存在峰值。

因此,测量血压的正确时间是,早起后1小时、晚上睡前1小时各测量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测量次数

每一次量血压也有注意事项,不仅要在室温下(25~30℃)、平静状态时测量,还要注意数值的准确性。

所谓数值的准确性是指,测量血压时至少要量3次,当收缩压连续两次波动不过5mmHg时,视为结果准确。

此外,如果测量的是一侧血压,以结果低的为准;如果测量的是两侧血压,以结果高的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