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根基,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性格,是东方文化的主要标志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而山东曲阜是中华传统儒学文化最佳体验地。因此,山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学习中心特举办“情系山东大学,相聚孔子故里”活动,带领山东大学济宁地区网教学生走进曲阜,参观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等地,感受圣人的芳泽,借以激发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儒家思想,发扬儒学光辉;同时增进师生情、同学情,践行“三十三条服务公约”和“五个一”学生活动标准,服务每一位学习者,让终身快乐学习成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明故城

万仞宫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学者胡缵宗为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赞扬,亲书“万仞宫墙”石额镶于门上,其意出自《论语》子贡语。鲁大夫叔孙武叔曾经对大夫们说:“子贡的学问很深,比孔子还要强些。”子贡听说后就给叔孙武叔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足肩头高,别人很容易看到里面有多少东西,我老师这道墙有好几仞高,别人是看不到里面的东西的,只有找到门,走进去,才能看到这墙内雄伟的建筑,可找到门的人太少了!”胡缵宗认为数仞宫墙仍不能表达他对孔子的赞扬,于是将其改为“万仞宫墙”。

“万仞宫墙”四字大义为围墙有万仞高,用以称颂孔子学识渊博高深,一般人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时光越千年,而今网教学子们仰望这“万仞宫墙”,更似仰慕圣人高比万仞的学问,这帮助他们发觉自己的不足,使他们体会到“学无止境,气有浩然”修身治学精神,保证他们以虚怀若谷、谨严好学的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去。

晨钟暮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教师生来到曲阜,最不可错过的就是明故城晨钟暮鼓仪式和开城迎宾仪式,这两个仪式都是古文化流传的现代展示。

晨钟暮鼓”是古时人们重要的起居信号。早晨8时,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下午6时,鼓响,城门关闭,宵禁人息,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现今,明故城的晨钟暮鼓使网教学生对古代的时间文化有一种直观的体验,也向大家传递了“一日难再晨”的信息,提醒大家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开城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城仪式展演最大的特点是恢复了曲阜传统礼制活动,充分显示儒家礼仪文化的厚重。表演具有礼制化、仪式化和常态化的特点,带给网教学子身临其境的儒家文化礼仪体验,亲近孔子,缅怀先师,观今思古,去体会“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历史盛况。

尼山圣境

孔门七十二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子是大教育家,他门下有三千弟子,其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美名曰“孔门七十二贤”,他们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教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聆听关于“七十二贤”的讲解,其中最让人仰慕的是“箪食瓢饮”的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孔子曾夸奖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颜回用竹器盛饭吃,用木瓢舀水喝,住在简陋的小巷,这是别人忍受不了的困苦生活,但颜回依旧快乐,真高尚啊,颜回!学生们都被颜回高尚的品格所折服。

在儒学圣地中感受先贤高尚的人格和勤奋求学的精神,不仅帮助学生们了解了很多圣贤事迹、学习了很多儒学知识,也使他们潜移默化,自觉向先贤看齐,对他们今后做人、做学问都有很大帮助。

大学堂练习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贤良觅山大才子,慕高义乘圣人余晖”。进入了尼山圣境,来到了儒家大学堂,自然要亲自动手,练一练“孔门六艺”中的书法。山东大学英才汇聚,网教学子中也不乏书法高手,只见笔墨横姿,行云流水,学生们在黑白之间点缀出才子风采。

尼山圣境读论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语是儒家思想精华的结晶,这本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著作包含了无数人生哲理,也被誉为“东方的圣经”。今天,在“师者、长者、智者”的孔子塑像前,封老师带领大家朗读论语,学习圣贤思想。读书声琅琅穿破云霄,穿越千年,似乎回到了孔夫子身边,网教学生如同与“至圣”对话,领会他的“仁”、“和”思想光华,受益匪浅。

孔子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子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孔子、集中展示孔子思想学说、传播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建设的博物馆。网教师生们走在博物馆中,被各式各样的儒家文艺品包围环绕,石刻、陶器、编钟......空气中弥漫着“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的儒家礼乐文化气息。在这里,无论年龄、身份,都会感受到精神思想的洗礼,学生们边走边看,尽情享受这儒学文化的盛宴。

班主任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过程中,充满着温馨和感动。

从订制班服到购买门票再到安排行程和聚餐,班委赵井双、孔令静、孔静和郭莎等几位同学前前后后为活动准备了将近一个月,付出很多,奉献精神和责任感让我们十分欣慰和感动。另外,刘欢同学热情慷慨,主动为大家定制并赠送了山东大学纪念品,在此特别感谢。

当然,有付出就有收获,今天的活动一切顺利,有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就像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师生情、同学情真挚而厚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活动具有人文气息和教育意义,所以很多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参加,让小朋友从小便感受到文化圣境的熏陶渐染。由于要观看清晨的开城仪式,小孩还没睡醒就被家长抱着赶路,大家也没有抱怨,反而都积极配合、兴致勃勃。后来我们的学生队伍到达尼山景区,排队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也都乖巧懂事,没有哭闹,将父母的从容有礼、言传身教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一位同学带着年迈的父母来参加活动,叔叔阿姨将近65岁了,依然精神饱满、兴致高涨,按部就班地跟随学生队伍参加每一项活动,不言累,不怕热。两位老人朴实、祥和、坚毅,这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故里人民良好的品质和文化修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结束后和大家匆匆告别,同学们都给予我们充分的肯定和理解,虽然一天下来大家都很疲惫,但依然在欢声笑语中分手告别。

本次活动意义非凡,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也推动了我们后续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希望以后网教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也祝所有网教学生学习工作一切顺利。

结语

齐鲁文化博大精深、文明源远流长,作为鲁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在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自汉代以来,儒文化一直作为主流文化引导着华夏文明,而山东大学是齐鲁大地的代表性大学,肩负着传承儒家文化的重担,为此还特地成立了儒学高等学院以研究传承儒学文化。那么我们网教学生作为山大学子就必须了解儒家文化,热爱儒学文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传承、发扬儒学文化,本次曲阜文化之旅就是增强学生们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引导大家为儒学文化传承做贡献,取得了极佳效果。像这种具有人文关怀、有益于文化传承传播的活动学习中心还会继续举办,并落实“以学习者为本”的办学理念,将学习者放在第一位,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最优服务,继续向“创办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匹配、国际视野下的一流继续教育”的办学目标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