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我下了一个决心,希望自己每天至少读一本书,每本书读完,至少写出两三百字,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读完的感受。

有朋友评论,说你读的书太杂了,这个我承认。老说书是「精神食粮」,我就觉得应该用吃饭的态度来读书,馋了就想吃烧烤,胃弱就老老实实在家喝粥,最近觉得胖了就耐着性子吃点绿菜,挺不住了就来一顿炸鸡。

读书也是这样,每天的状态不同,需求不同,那读来的书也就不同。

我特别佩服那些能好几个礼拜都能吃白煮鸡胸肉、白煮鸡蛋外带白煮西蓝花的朋友,我做不到。同样,我也做不到连着好几个礼拜都读同一个主题的书。

不过上周读的7本书虽然主题不固定,可是都非常有趣,每一本都强烈推荐给大家。

01

《怎样解题》

G·波利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指数:★★★★

(建议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朋友,优先阅读这本书)

适合这些朋友阅读:

- 工作生活中常常要解决问题的朋友;

- 想要学好数学的朋友;

- 从事数学教育的朋友。

这是一本数学书,作者写这本书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套解决数学题的好方法。可是这本书的价值不止于此,你会发现这套方法对于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也有重要的价值。

如何解决问题,书中给出了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理解问题」。

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有哪些?条件是什么?条件可否确定未知量,还是多余、缺少、或者矛盾?

能不能用一张图把问题描述清楚?

第二个步骤是「寻找思路」。

有没有之前解决过的问题,和这个问题类似?有没有之前解决过的问题,可以解决当前问题的一部分?

能否提出一个新问题,这个新问题更简单,又能解决原问题的一部分?

如果只保留条件的一部分,问题会不会变得更简单?

第三个步骤是「执行方案」。

按照找到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检查每一步,你怎样证明每一步是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个步骤是「检查答案」。

如何检验这个答案?能否用其他方法得出这个答案?这个答案能否用来解决其他问题?

和我们想象中不同,数学家们解题,不是天马行空,不是等着灵光一闪,他们其实挺「懒」的,总想的就是把新问题变成老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变成小问题,把难问题变成简单问题,再把答案拿来解决其他问题。

而这,恰恰是解决各种问题最重要的心法。

当然,拿到这样的心法,并不代表你在各个领域都能所向披靡,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光有内功没有招数,出门打架还是不太靠谱。

我的建议,是你拿着这套方法论,去和你的领域中最重要的那些方法,去对照,去印证,那些重合起来的部分,恰恰是对你帮助最大的部分。

02

《漫长的告别》

雷蒙德·钱德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喜爱侦探小说的朋友;

- 喜爱悬疑小说的朋友。

《漫长的告别》被很多人称为最伟大的硬汉派侦探小说,很多人容易把侦探小说和推理小说等同起来,结果发现这本书很不适合作为一场刺激的智力游戏,结果大失所望。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

而人越长越大之后,经历了人生中很多告别,也有人永远离开了身边,我发现自己经常会想起这本书。

书中有一句名言:「告别,就是死亡一点点。」

那么,生者面对逝者,其实就是最漫长的告别。

这个时候,我才理解这本书的意义,这不是一本像奎因或是阿婆一样公平的推理游戏,这就是一本关于某个侦探的小说。

一个在繁华都市里想要保持基本原则的侦探;

一个大家不择手段时,自己也想遵守江湖道义的侦探;

一个坚持不懈,想要追寻真相的侦探;

一个一直在向着某些人,某些事告别的侦探。

好玩的是,去掉侦探这两个字,你觉不觉得这个人,其实就很像你我?

如果你觉得,那么,你就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了,你会喜欢上的。

03

《白马啸西风》

金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喜欢金庸的朋友;

- 还不了解金庸的朋友;

- 女孩子们。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武侠小说,当时还不知道,这是金庸长篇小说里唯一以女孩作为主角的,在所有武侠小说里,也是相当少见的。

这是一部在五十多年前写成的「大女主」小说。

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那句「偏不喜欢」,打动了无数人,这个结尾,也可能是金庸十四部中排名第一的结尾。

执拗未必是一件好事,但是执拗的权利,却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

04

《江湖老友》

蔡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指数:★★★

(建议空闲时间阅读)

- 喜欢金庸的朋友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又非常八卦的书。非常适合周末或睡前来读,配威士忌最佳。

书中的人物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金庸、古龙、黄霑、成龙,书中的故事却是他们鲜为人知甚至是不大「光彩」的小事。

比如金庸因为身体原因,晚年不能吃甜食,他把巧克力藏在护士的兜里,躲过太太的检查。

比如黄霑中学的时候,为了去睡当红的舞女,竟然在同学之间搞「众筹」。

作者蔡澜先生,也是一个难得的妙人,有趣的人写有趣的人,自然格外有趣。

还有另一个非常有趣的事,这本书没有为倪匡立传,可是每一篇里都有倪匡。

05

《东写西读》

陆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指数:★★★

(建议空闲时间阅读)

- 热爱读书的朋友。

一本非常好玩的读书笔记。

有的时候,看别人的读书笔记,和读原著一样好玩,就像是和有趣的朋友一起看电影,他总能有让你惊喜的点评。

这本书,就能让你认识这样的一个朋友。

书中的读书笔记涉及三国、水浒、钱钟书、傅雷、罗素。福尔摩斯、狄更斯、毛姆等等,略显驳杂,但是又有自己的口味,有人单看这份名单,就知道作者大概适合自己同频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三国的文章,作者用了两种方法,反着读三国。

第一种是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三分假,七分真,在《三国志》的基础上移花接木乃至虚构,只为了褒刘贬曹,所以大家往往会讨论演义中的哪些情节,是历史上没有发生的。

而作者选了另一个有趣的角度,《三国志》里有哪些精彩的故事,没有被收进《三国演义》的书中?

第二种反着读三国,是作者真的去读了一本书叫《反三国演义》,反三国的作者是民国人,叫周大荒,当过法官,办过报纸,还给军阀做过幕僚,大概是民国乱世让他有些心灰意冷,所以专门写了一本同人YY的《反三国演义》,从徐庶走马荐诸葛开始,全部都向着完美的结局写,徐庶没走,关羽没死,曹家一路衰落。

其实剧情也不用赘述,大概就是大家玩《三国志》游戏选刘备之后会发生的那些故事。

可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剧情,反而比悲剧看完了更空虚,更怅然若失。

总之,读完这样的小书,你可能会被作者感染,感觉读书是一件不需要那么庄重的事情,读书可以很有趣,带着一颗好奇心,读书是可以很好玩的。

06

《人歌人哭大旗前》

木山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指数:★★★

(建议空闲时间阅读)

- 对文学历史感兴趣的朋友。

这本书讲的是几位文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旧体诗写作。

新中国的旧体诗,这几个其实就充满了戏剧感,而对历史稍稍了解的朋友,也就知道在过去一段时间,写作一定会被附上更大的意义。

书中写到的诗人,有杨宪益、黄苗子、启功、聂绀弩、胡风、潘汉年、李锐,还有毛主席本人。

他们的诗风各不相同,而在时代中的境遇更不相同。

单论诗,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启功和聂绀弩。

启功先生写词真的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气质,他会敏锐地抓住那些最让人动容的部分,然后又用最轻松的方式消解掉。

比如这首《贺新郎·咏史》:

古史从头看,兴亡成败,眼花缭乱。
多少王侯多少贼,早已全部完蛋。
尽成了,灰尘一片。
大本糊涂流水帐,电子机,难得从头算。
竟自有,若干卷。
书中人物千千万,细分来,寿终天命,少于一半。
试问其余哪里去,脖子被人切断。
还使劲,龂龂争辩。
檐下飞蚊生自灭,不曾知,何故团团转。
谁参透,这公案。

聂绀弩的诗更加精彩,我最爱读的是他在北大荒时期写的诗,酷暑严寒,放牛锄草,都被他写在诗里,最难得,是在白描之外,还有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一个读书人对时代的深沉忧思。

摘一首他的锄草诗:

何处有苗无有草,每回锄草总伤苗。
培苗常恨草相混,锄草又怜苗太娇。
未见新苗高一尺,来锄杂草已三遭。
停锄不觉手挥汗,物理难通心自焦。

仅仅写的是劳动么?须知那个时代,常有「根正苗红」「大毒草」的比喻,再来看这首诗,就不那么简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摘一首他的放牛诗:

千里青青百草齐,牛倌草上替牛饥。
一鞭在手矜天下,万众归心吻地皮。
大野人稀空草媚,边山客老幸牛骑。
无书挂角眠茵好,又恐奔牛奋马蹄。

他的诗,就是有关那段日子的一部「诗史」。

在今天,诗已然难得,诗史更加难得。

最后感慨一句,这本书的书名起得真好。

07

《一碟腌菜》

张家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热爱美食的朋友;

- 热爱饮食历史的朋友。

一本让人看了之后口水会流不止的书。

这是一本小书,但是看后会惊叹作者的用心,作者搜罗了中国几乎所有的腌菜、酱菜、腐乳、豆豉的品类,编成了一本图谱。

每一类之前,还有一篇小文,细细地考证了这一类食物的历史,北方常吃的豆酱与面酱,历史最为悠久,可以上溯到秦汉。

腌菜,似乎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的味觉记忆,不论你来自中国的东南西北,总会有一种腌制的食物,能勾起你味蕾的兴奋,配上一碗白饭或是一碗白粥,就是最最简单的幸福。

这本书绝对是一个异类,这样的小书现在很不常见,大家似乎都在关心大问题,可是太多书写得大而无当,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小书,关注的问题不大,却又和每个人都有关联,又能在这样的小话题之下,极尽广博,讲通讲透,才是好书。

01 到 07,哪本书让你最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