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街亭,诸葛亮原本有更佳人选,为何他却弃之不用?

导语:小学时候,老师就给大家讲过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那么聪明过人,却还是栽在了马谡上。如果不是他的失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至于输的那么狼狈。因此,很多学者专家乃至历史文学爱好者,经常都会讨论到底谁才是真正适合镇守街亭的人。是马云,是魏延还是其他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谁才是真正适合镇守街亭的人?要全面分析这个问题,还得从根本上来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当时的情况,赵云虽然勇猛无比,又是身经百战,还是常胜将军,但是毕竟赵云当时已经年迈了,所以在小编看来,赵云并非最佳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在蜀国的大将中,还有一个人,同样经验老到,而且正值盛年,他就是魏延。魏延实战经验丰富,而且不得不承认他统兵有方。不管是在战术上,还是在形势分析上,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过人的分析能力。所以如果当时诸葛亮安排他去镇守街亭,去和魏国张郃对擂,他肯定不会犯下马谡那样的错误。张郃本身也是蜀国的得力战将,对付年轻后生马谡,简直就是活脱脱的碾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大家肯定也忍不住要问,既然魏延是镇守街亭的最佳人选,难道诸葛孔明他看不出来吗?为什么还是偏偏用了马谡?这个还得从诸葛亮的个人偏爱说起。大家应该还记得,早早在刘备夷陵之战失利,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受了打击一病不起,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就警告过诸葛亮,马谡这个人吧,太言过其实了,所以不能重用。当时诸葛亮是怎么想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觉得主公这是不喜欢马谡,所以才贬低他。后来刘备死后,诸葛亮平息南蛮内乱的时候,采用了马谡的攻心计,没有大费周章就平息了南蛮的内乱,还让他们忠心耿耿,愿意为自己所用。所以经过这一场,诸葛亮更加艰辛马谡这后生是自己的知己,是可塑之才。蜀国当时也正好缺乏将才,诸葛亮在心急火燎中,更是急切的想要培养马谡,所以他给了马谡机会,就是让他去镇守街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不成想这个决定,断送了马谡的命,也改变了第一次北伐的战局走向。马谡终究还太年轻,加上前面献计平息南蛮之乱有功,仗着诸葛亮的喜欢,内心已经飘飘然了。自己有几斤几两,他已经迷失了。所以安营扎寨的时候,选错了地方,被魏国老将张郃切断水源,导致军心涣散,惨失街亭。

结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或者一切本就是命中注定!如果当时诸葛亮没有用马谡,而是听从其他人的建议,记得刘备的叮嘱,不重用马谡。而是换魏延这个更合适的人选去镇守街亭,或许蜀国的结局也会变得不一样。但历史已是过往云烟,后人的评说终究只是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