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以为我会讲论语,讲礼,想太多啦,不过我今天确实说的一个礼仪——叉手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资料来源于搜狗百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大概就是大家对于这位有着“万世师表”之称的孔夫子的印象。但我们今天来从其他方面赞扬(聊聊)这位老师。

我们认识一个人,一般先看到对方的容貌(不过有些时候会先听到声音,或者对方的文字,如果印象良可能就有了声控,还有网恋什么的),但是。。。(你懂得),所以我们来看下古籍对这位老先生的描述:

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孔子的身高是“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那么“九尺六寸”是个什么概念呢?(容小编查查)古时候各个朝代的尺寸与今天不同,而且换算方法学者们还有争议。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孔子的身高换算到今天有两种说法:一是1.96米;一是2.21米。不确定是那个,反正这两个数字都是十分惊人的,所以说孔子身高2米左右应该是大家的共识。

可以说,孔子是一个比张飞、武松、鲁智深、林冲、关胜、卢俊义(为什么我写的都是梁山好汉里的??)还有关公(没关系,再来个三国)个子更高,也更威猛的男人。他站在人群中的效果就像姚明来到了我们中间,可以去NBA打篮球了。所以当时的人们才给孔子起了个外号,叫“长人”。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鲁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子就是一个“山东大汉”。

这样一个“山东猛男”,长相如何呢?没有任何一本和孔子同时代的文献有记载,更没有孔子的画像塑像流传下来,我们现在看见的孔子像,都是唐朝以后的人画的。好在大史学家司马迁,经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的外貌有侧面描述: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大概意思就是孔子在周游列国的14年当中,有一次,要到郑国去的路上,因为有人迫害逃亡,慌乱中跟学生们走散了。和学生们分手时,师生约好了在郑国都城的城门相见。古代的都城都有几个城门,孔子先到了,就在郑国都城最繁华的东门站着等自己的学生。他的学生子贡也赶到了郑国都城,向郑国人打听见没见到自己的老师。有一个郑国人见子贡着急找人,就跟他说“刚才我在城东门看到一个人,额头像圣贤君主尧一样饱满,脖子长得像正直名臣皋陶一样粗壮,肩膀长得像著名贤相子产一样略微前倾。但这个人腰长腿短,腰以下,比治水的大禹,短了三寸。这人长得不一般,但疲惫已极的狼狈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到东门与孔子会合,把这段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孔子。孔子笑着说:“把我的外貌说成那样未必恰当,不过说我像无家可归的狗,说得确实对啊!”

总结一下这位郑国人所描述的孔子相貌:除了身高突出外,孔子还上身长下身短、肩膀有些往前探、胳膊稍长、额头饱满突出。

人们通常看到的“孔子行教像”,是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的手笔。他的画不是写实地去画孔子的长相,而是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孔子。唐朝以后的孔子画像都按照吴道子想象中的孔子来画,使孔子画像、塑像都浓眉长须,确实和圣诞老人有些神似。关于孔子的相貌,历史上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大多是想象之词,不能确证。可以确认的是,孔子给人的直观印象是一个相貌堂堂的山东大汉,一个非常威猛的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发现图二图三画像上孔子好像做的是叉手礼。

叉手礼的方法是左手抱于右手的大拇指,左手的小指冲着自己的手肘,右手四指皆直,大指上翘。

《长安十二时辰》的礼仪指导李斌说“我是希望让人们从这些人际关系的往来中,这些礼的表现方式里头,去展现一些显而易见却又不为人知里头的悲悯,恰恰不太愿意去表现它那种繁华。”

“当我第一次看到叉手礼时,就深深地把我吸引了。”李斌老师说最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对叉手礼的描述了(所以画像都是唐朝以后的后人画作,回顾下前文啦)。

“唐宋时期,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庶民,它其实都在很盛行这样的一个礼俗。”(来源于优酷网《透过礼仪,从人际关系的往来中,去展现不为人知的悲悯》)

额,好像说这说这就到了《长安十二时辰》,不行不行,跑回来。我们再来说说孔子。

我们都知道,孔子出身贵族,早早失去双亲,但却早早立志学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接下来在鲁国出仕,后来离开鲁国,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后来孔子开始周游列国(为什么去周游,就不要那么纠结了嘛),后来回到家乡,开始修经,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平时孔子说的话得到的。(这些我想你们也知道)

我今天想说的是回到家乡的孔子,在七十几的年纪遭遇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后来颜回也去世了,孔子对子贡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不就之后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

话说回来(哪来的),我目前最喜欢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季姜那句“阿爷唤我,上元安康”了,可爱的小女孩让曹破延放弃杀心,播到这时候,插了曹破延他女儿的一段,当时真是看得小编我潸然泪下,因为作为看过原著,知道曹破延真的很疼爱她女儿,但是。。。(我才不剧透呢【傲娇脸】)

对于孔子,陪伴了将近一生的弟子离世,弟子也相当于孩子了;对于曹破延,女儿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但是很可惜。子欲养而亲不在,反过来对于长辈,或者说的再具体些,我们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最是令人伤心。虽然今年的母亲节父亲节都过了,但是孝顺不只是对父母好,自己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对亲人的影响。

对于曹破延,网友说他是最喜欢的反派,他是个好父亲,是个厉害的狼卫,是个忠诚的奴仆。

还有你们以为我会讲孔子文化,N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