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唐代汉白玉石狮高27厘米,生坑,汉白玉材质,质地白细纯净,状貌古旧沧桑,通体有大面积土蚀斑点和类似水银古的灰黑色物质残留,口中、眼窝、底部线槽、面部轮廓线条及鬃毛线条处残留尤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是中华石狮雕刻艺术的巅峰时期,唐狮是中华石狮艺术作品的杰出代表,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艺令后世无法企及。这尊汉白玉唐狮是唐代石狮中的精工之作和代表性作品,存世稀少,弥足珍贵,艺术观赏价值及文物、收藏价值极高,且体量大小适中,更适合厅堂与案头陈设观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点评

门前摆放石狮子,具有增添威仪、镇宅辟邪、招福纳瑞之功用。因而,中华石狮自东汉产生至今,一直深受国人的喜爱。 唐代是中华石狮雕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石狮形象生动,气势非凡,极富神韵,雕刻水平高超,因而成为中华石狮艺术的杰出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石狮面目威严,体格雄健,神态威猛,气势非凡,迸发出大唐盛世雄姿勃发、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属于唐代石狮中精雕细刻的代表性作品。石狮全身光素,昂首挺胸,蹲坐于长方形台座之上。两耳后抿,双目暴突,鼻梁高挺,阔口锐牙,张嘴怒吼,气焰逼人。脸的两侧有月牙形圈脸毛,下巴垂一绺颔毛, 末端卷曲。头颈处螺旋状鬣毛束束垂卷,细腻逼真,层次分明,丝丝有序;胸肌宽厚发达,肌肉壮实饱满,前腿粗壮挺拔,筋爪强健有力。整座雕像尽显唐狮特有的神韵和非凡的气势,展现出唐狮雕刻以形传神、注重神韵气势的绝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中华石狮雕刻艺术的发展轨迹,其神貌和功用在不同历史时期各不相同,时代特征鲜明。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石狮通常身带双翅及火焰纹或卷云纹,体量庞大、气势宏伟,属于神幻獅,用以象征和体现超凡的威力。唐代石狮肌肉壮实饱满,筋爪强健有力,神貌雄强威猛,气焰咄咄逼人,全身光素,毫无羁绊,属于自由狮,用以镇守辟邪。宋代石狮,走狮徐步缓行,蹲狮则乖顺躬从,身上明显多了项圈、锁链及缨铃等装饰,属于比较驯化的羁绊狮,用于护卫守门。

明清时期的石狮,尤其是清代石狮,形象臃肿,神情呆滞,装饰繁复,俗不可耐,缺乏艺术性,有的甚至犹如哈巴狗,精巧驯服,纯属一种吉祥装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