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赞同句话: 母亲的素养,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很多人会说, 这不是为爸爸们开脱吗?难道父亲就能没素养?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在实际的教养中,主角大多数都是母亲。当然,这个“母亲”更广泛的意义是陪伴孩子成长的亲人,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曾读过梁晓声的一篇文章,里面写到自己的母亲,让人感怀不已。 我家虽然非常穷,但母亲还是非常支持我读书,穷日子里的读书时光对我来说是最快乐的。当时家中买莱等事都由我去做,只要剩两三分钱,母亲就让我自己留着,那时两分钱可以买一斤青菜。 我拿着这些钱去看小人书,《红旗谱》在同学那里借来读过后,才知道还有下集,上下两部加起来一块八毛多一点,我非常想看这本书的下集。当时正读中学,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才鼓起勇气去找母亲要钱。 那天下午两点多,我来到母亲做工的工厂。进去一看,原来母亲是在一个由仓库改成的厂房里做工。 厂房很热,每个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所有人戴的口罩上都沾满了红色的棉絮,头发上、脸上、眼睫毛上都是,很难辨认出哪位是我母亲。 后来母亲的同事帮我找到了她。见到母亲,本来找她要钱的我,一时竟说不出话来。母亲说:“什么事说吧,我还要干活。” “我要钱。” “你要钱做什么呀。” “我要买书。” “梁嫂你不能这样惯孩子, 能給他读书就不错了,还买什么书呀。”母亲的工友纷纷劝道。 “他呀,也只有这样一个爱好,读书反正不是什么坏事。”母亲说完把钱掏给了我。 我们会发现,古往今来,那些优秀的人背后,往站着一个了不起的母亲。 孟母三迁、陶母退鱼、欧母画获、岳母刺..... 这些母亲不是大知识分子,不是有钱的商人,更不是权贵。她们只是些普通的女人,但是她们却比谁都重视孩子的教育。而正是这样的教养影响了孩子的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孩子的教育上, 有些父母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的文化水平不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我的孩子。 其实,父母的文化水平跟养不养得出优秀的孩子关系不大。《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 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却没有钱上。父亲说让他去打工,理由是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何况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她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卖了。孩子成了学校里唯一个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用不起肥皂的人。 他的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在关键时刻坚持让孩子继续上学,这样的母亲,又怎能用文化的高低去评判呢? 安金鹏在文章里写道:“母亲常对我说:‘妈没多少文化,可还记得小时候老师念过的高尔基的句话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哩!你要能在这个学堂里过了关,那咱天津、北京的大学就由你考哩!’如果说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那我就要说,我的农妇妈妈,她是我人生最好的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通过学习和观察,模仿陪伴他们成长的人,从而形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初步认识。所以,一个爱看书的母亲,孩子也往往会喜欢阅读;一个勤快的母亲,孩子也喜欢动手做事;而一个喜欢打牌的母亲,他的孩子必然也会对打牌乐此不疲;一个喜欢骂人的母亲,孩子也会学着骂人。 我曾见过一个妈妈,她常常要儿子做好饭菜,然后去叫她回家,否则就会一直打牌。后来她的儿子初中毕业就自己打工去了,他说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逃离那个家。所以他宁愿在工厂里过年都不愿回家一趟。 母亲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一个强势的母亲,对家庭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心理研究发现,在一个家庭里,当父亲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之后,母亲就会变得日益强势,说一不二。而孩子总会向着同性父母一方一女儿会认同强悍的母亲,儿子则靠近父亲。久而久之,女儿也会变成强悍的女人,儿子则愈加懦弱。这样的家庭无不常常呈现出紧张的关系,甚至发生悲剧。 从某种意义上讲,母亲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这一点儿也不夸张,因为她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孩子对世界、对人生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会决定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人天生能做一个好母亲,但是真正爱孩子的母亲都会在通往好母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而这责任也只能由自己去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