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在1969年去世,而在1960年的时候,黎笋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越南的第二号,甚至是第一号人物。黎笋的位置确实是他自己努力打来的,他曾在南越的地盘上坚持搞武装斗争,为此曾被流放昆仑岛,关了5年之久,出狱之后,他担任南方局一把手,在南越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塑造起了很高的威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黎笋被调到北越工作,一年后在中、美、苏的参与下,北越、南越、柬埔寨、老挝和法国签署了《日内瓦协议》(日内瓦协议一共有三次,一次解决印支问题,一次解决巴以问题,一次解决俄乌的克里米亚问题),此次协议规定,法国从印支半岛三国(南北越属于一国)撤出;南北越之间设立军事分界线,分界线5公里内为非军事区;印支半岛三国需进行自由1选举;其余国家不得干涉印支三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鲁晓夫的意思是不要和西方国家再进行军事冲突了,这等于间接要求北越放弃南越,很多在南越工作的北越人都对这个协议表示失望,黎笋要求不能放弃南越的斗争,但是他们也要努力获得苏联的支持。

黎笋的声望越来越高,在1960年当选为zs记,正式成为二号人物。此后,他开始慢慢削弱胡志明的影响力,把胡志明变成了一位只是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完美人物,实际上却被排除在外。包括武元甲也被他孤立。此人意志坚定,行动坚决,而胡志明的身体情况也越来越不好,黎笋逐渐掌握大权,胡志明逝世后,他的地位已经无可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志明和黎笋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对待北方大国的态度上,黎笋后来干了什么我们就不必多说了。他们二者的不同还在于对待内部斗争上,胡志明为人还是非常仁义的,所以在其晚年,尽管他逐渐被排除出去,但是他不愿意采取激烈的手段。但黎笋则不然,他更像是一个斯大林式的人物,他搞了不少的“洗刷刷”运动,手段相当铁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63年之后,黎笋希望能加大南北战争的力度,当时胡志明是坚决反对战争升级的,但是他的话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绝对的影响力。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当初黎笋反对胡志明和他的中国恋人林依兰女士结婚的故事,当时胡志明离座表示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