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也想读书,但是没时间啊。

工作这么忙,读书的时间确实没多少。

怎样做,才能保证自己的读书时间呢?

在阅读上,很多人会有类似的问题,他们一方面觉得读书很重要,另一方面却很难腾出时间。如果你也正受这类问题的困扰,不妨读读今天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确定优先项

不少人都会把读书这件事放在早晨起床后,除了早晨大脑相对清晰,接受能力更强之外,把读书作为优先项来处理,才是这样做背后的底层逻辑。声称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往严重了说就是没把读书当回事儿。他可能也觉得读书很重要,但最多只是把它当成个人成长的附属品,而不是主要提升途径。

想要确保读书时间,首先要改变自己对读书的认识和定位,把「想要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就必须坚持读书」这句话当成自己的行动指南。读书这件事儿就不再是可读可不读的东西,而是你每日必须要做的事儿。不要小看这一点,意识永远指挥行动。

02

制定读书时间表

写下来、定下来,你才可能会去执行。如果读书只是在你脑中的一个意向行为,那你很难付诸行动。就像健身,想健身和按照固定的时间去健身,是两码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怎么过一天,自己最清楚。找到一些整块儿的时间,比如午餐后的一个小时,晚睡前的一个小时,就把他们规定为读书时间,这样当你没有做以后,会产生较强的负罪感。这种情绪会让你保持读书的欲望。尤其是周末,想给自己找到一个固定的读书时间,还是非常容易的。做个读书表吧,它就是你的「成长表」。你的一切进步,都会记录在时间刻度里。

03

利用闲散时间

碎片化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碎片化的时间,见缝插针式的读书,也是很棒的读书方式。比如,很多人在通勤路上,都要花一个小时左右,这是一笔很宝贵的时间资源,用于读书再合适不过了。如果路上太过颠簸,你还可以尝试听书,现在这样的音频资料也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严格一点,上班前的10分钟、下午上班前的10分钟、等电梯的10分钟、等外卖的10分钟、晚饭后的10分钟、等公交的10分钟……这些细碎的10分钟,加起来就够一个小时了。

如果把它们都用起来,随时阅读,积累久了,也非常可观。类似这样的10分钟,在你的生活中,还能找到多少呢?赶快去淘宝吧。

04

培养读书高效模式

读书,我们也是要讲求效率的,不要在自己不想读书的时候硬读。比如作者接触过的一个案例。一位年轻母亲想利用晚上的时间读书,但经过一天的工作后,她非常劳累,读书效率很差。因此,她选择和孩子早早睡下,清晨5:00自然醒来后再读书,效率超级高。

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不同的,不要想用一个方法适用所有人。我们要想办法找到自己的高效时间,读出性价比、读出KPI。经过不同的尝试,我们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然后养成自己的读书习惯,这样读书就不再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儿了。

05

只读用的着的书

如果你的业余时间确实很少,能够匀给读书的时间就更少,那功利性读书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读到即用到」,不仅能减少读书的慢反馈,还可以把读书当为成长的契机,这样你的读书兴趣会更加浓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开卷有益,但如果读书的有益性反馈来的太慢,对于读书时间很少的人而言就很容易放弃。不妨把「只要读书就好」这种意识,升格为对工作和人生都有益的「战略性主动阅读」。你和书,就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06

寻找读书伙伴

由于人是社会动物,因此读书氛围、读书环境,对读书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你可以到微信社群、微博其他社交平台,寻找志趣相投的书友,组建线上的读书小组。

你们可以通过共读一本书来开阔视野;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比赛增加读书的竞技趣味;可以通过交流心得突破读书的瓶颈和障碍。当我们无法坚持阅读的时候,来自书友的鼓励读书氛围的熏陶,往往很有效。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这本书不仅给你提供了创造阅读时间的方法,而且告诉你这些方法有效的原因。坚持实践,就一定能彻底改造你的阅读方式,带你走出阅读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