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中华文化伊始便和鼎结下了不解之缘。鼎,高大、显赫、尊贵,在商周时期是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在现代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会脱口而出一些和“鼎”有关的成语、俗语,例如“一言九鼎”“人声鼎沸” “鼎鼎大名” “三足鼎立”“楚王问鼎” “问鼎中原” “鼎铛玉石” 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新石器时期出现黏土烧制的陶鼎,用于煮食物,最早见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青铜鼎最早出现于夏代晚期,多为圆鼎,到早商出现青铜方鼎,商代中晚期方鼎数量大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鼎出现后,除了作为坎器与盛食器使用于日常生活外,更多被用于贵族宴维、祭祀等重要礼仪活动。如果仅仅是用于煮食,圆鼎会更加符合要求,方鼎无论烧火或者取食方面都远远不及圆鼎,但是作为礼器,方鼎会由于其特别的象征意义而备受青睐。西周奴隶主制定整套礼制,规定森严的等级差别,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由于礼制加强,一些 用于祭祀和宴飨的器物,被赋予特殊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所谓“藏礼于器”。 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成为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夏代晚期到两汉时期,铜主要用于制作祭祀用器和兵器,因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鼎则是重中之重,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的标志。鼎在成为祭祀礼器之后,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具有国家政权和社稷的象征意义。《易经》 有云:“革物者莫若鼎, 故受之以鼎。”春秋时,周王权威下降,诸侯纷起。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陈兵于洛邑附近,定王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乘机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意在取代周室,取得天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时,曾因得到一只鼎,而马上改年号为“元鼎”。诸葛亮也以鼎足立论为刘备指点江山:“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中原可图也。”这一象征意义取决于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鼎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不仅是宗庙重器,也是王权象征,人们习以“定鼎”“迁鼎”之类词语,喻王朝之更迭,社稷之兴替。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从此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鼎的迁徙象征着政权的更送,只有拥有九鼎,其政权合法性才能得到确认。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王权象征和国家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周时期,不同等级贵族所使用青铜礼器的数量、组合各不相同,形成等级秩序森严的礼仪制度,而列鼎制度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历史记载,古代贵族通常用鼎来煮肉,把不同类的肉分用几个鼎来煮,熟后直接取食,因此古籍中有“列鼎而食”的说法,对不同的身份用鼎的数量有严格限制。列鼎是指形制、纹饰相同(或相似)但大小相次(或相同)的成组鼎。列鼎的出现也与当时的工艺技术的进步有关,一模多范,从而使铜器铸造实现系列化生产成为可能。鼎因其意义重大,制作十分考究,使用也有着严格的程序和特殊的含义,据《礼记:玉藻》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元十三也。”考古发现可知,奇数列鼎往往与偶数列焦配合使用,如五鼎与四簋相配,七鼎与六簋相配, 天子用“九鼎八簋”为最高规格。战国时期,由于“礼崩乐坏”,鼎逐渐失去其礼器的神圣光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承秦制,揉以周礼”,进入西汉社会,周代一些礼仪制度还在延续,也是判断墓主人身份重要依据。徐州狮子山楚王陵中“食官监”陪葬墓使用五鼎,东洞山楚王后墓使用七鼎,这应是周代列鼎制度的延续。但西汉列鼎的形制、规格已不像周代那样严格,鼎的形制也不完全相同。汉朝时期铁器大量推广,这时青铜器被铁器代替,铁的出现并未使鼎的使用衰落,相反这使鼎更加普及,鼎进入千家万户,它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真正成为了饮食用具,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贵族使用,民间用鼎很常见。汉代鼎形状多是圆腹、两耳、三足,盖为圆顶,人们把煮熟的肉食盛在鼎里食用。

汉代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容器。直到今天鼎在生活中仍随处可见,一是国家、政府在隆重场合铸鼎作为纪念载体,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祥物,延续国家团结、统一和权威传统象征。 二是民间作为礼品、包装和商标,用来象征吉祥如意,在家中也可摆设铜鼎,寓意一切将有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