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汉美维护更多人利益的经历,才值得回忆

榜样力量:康汉美,1982年出生,2000年入伍,2005年退伍,现任宿城区龙河镇双蔡村党支部书记。服役期间,他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6次获得中队嘉奖。退役后,他到外地自谋职业,后为照顾生病的母亲回到家乡,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他被宿城区委、区政府表彰为“优秀复转军人”,所在岗位被宿城区委组织部表彰为“争先创优示范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宿迁网讯(记者 沈省 通讯员 陈兆楠)2000年,身高1.7米、体重只有45公斤的康汉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此前,连续两年,康汉美报名参军都未成功,都“卡”在了只有40公斤的体重上。

2005年退役时,康汉美的体重达到60公斤。

“平均一年长3公斤。”康汉美笑着说。

但是,5年的军旅生涯,改变的不只是体重,还有他的人生。

部队,那是让康汉美流过汗、流过泪,也流过血的地方。现在,他的身上还留着训练时受伤的疤痕——冬天训练匍匐前进,水泥地面磨破了外面的军裤,磨破了棉裤,又磨破了秋裤;血,浸透了秋裤,浸透了棉裤,浸透了军裤。

为了提升军事能力,班长想方设法找机会开展强化训练,康汉美和战友每天强化体能训练,不停地做俯卧撑、下蹲等。

部队让康汉美明白了什么叫坚持、什么叫责任、什么叫不怕苦和累。

2006年,回到家乡的康汉美结婚了,不久便带着妻子前往张家港市。他应聘进入一家外资企业,一个月拿800元工资做后勤主管,下班后是厨师——在他的支持下,妻子在他所在的企业附近开了家小饭馆。

这样的日子够忙、够苦了吧。但是,4年后——2010年,康汉美选择了更苦、更累的工作。他从企业辞职,妻子关了小饭馆,一人置办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走街串巷卖起了炒饭、炒面。

早上5点去买菜,次日凌晨2点才休息,因为网吧那时才关门。这种小生意不仅早出晚归,而且没有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汉美(右)和同事现场确定排水沟整修方案

2013年,因为母亲做手术,康汉美回到宿迁,在火锅店等餐饮单位当店长、做经理。他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别人给脸色看。

“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因为部队早已告诉我,很多困难,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挺过去。”康汉美说。

2016年4月,时任宿城区龙河镇双蔡村党支部书记潘建军再一次找到康汉美,希望他回村,为村里发展出力。

潘建军很早就看好康汉美——这个小伙子在一月拿800元工资的时候,年底都能想着捐1200元给村里用来慰问老党员,“不愧是部队培养出来的。”

之前,潘建军找过康汉美几次,但是,都被康汉美的家人给拦下了。毕竟村里情况复杂,村干部都是干了二三十年的“老资历”,康汉美去了,“镇不住场子”啊。

但是这一次,康汉美不顾家人的反对,接受了潘建军的邀请。

“我不图什么,就是想等到老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人生有一段经历是值得回忆的。”

“外出打工、创业不值得回忆吗?”记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那不值得,那是为了自己。”在康汉美看来,只有为了别人,为了更多人利益的经历,才值得回忆。

2016年8月1日,康汉美成为双蔡村党支部副书记;同年9月28日,他担任双蔡村党支部书记。村干部中,他最年轻,资历最浅。

“我虽然年纪最轻,但是我会虚心向老干部、老同志学习。我要让党员干部和全村的老百姓知道我的为人,了解我的人品,让他们知道我是值得托付和信赖的!”康汉美很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汉美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

同年10月,双蔡村启动改造提升工程,对原先破损的老路重新铺设——这是康汉美为村民做的第一件实事。

原来的臭水沟建成了公园;

原来收费的厕所,改成免费的;

全村的路灯都装上了,再不用摸黑赶路了;

……

事情做了一件又一件,虽然都不大,但是件件暖人心。

当然,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还得是带领村民致富。2016年9月,康汉美在村里带头种大蒜,挣了十多万元。

“想种的,免费提供技术,卖的时候,帮着找销路。”有了这句承诺,村民迅速跟了上来。

现在,每到晚上,双蔡村的公园里就响起音乐声,村民随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

看着乡亲们跳舞时的幸福模样,康汉美由衷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