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契机

⊙生的愉悦,死的坦然

⊙我们该如何扣好人生的最后一颗纽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书的契机

接触「最好的告别」这本书的契机是英语老师要求做这本书的阅读报告,由于拖延症犯了一直没有看,等到时限快到了才匆匆翻开,结果很意外地一口气读完了,还意犹未尽。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是我今年接触的最棒的非虚构写作作品。这位印裔外科医生的的笔力简直同他的手术刀的刀锋一样冷。当然,我并不是在说他是个无情的人。恰恰相反,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死亡——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豁免的命运。我敢肯定,阿图医生一定深谙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之道。

中文版撷取了书中最后一章的标题「最好的告别」做为书的名字,从后记里可以得知这是译者反复考量后做的决定。私以为相比原版「Being Mortal」来说中规中矩,台版的「凝视死亡」又显得过于严肃,我更喜欢「人之将死」这个直译的名字,既然都决定坦率地面对「死亡」了,不妨不加忌讳地称呼它。

⊙生的愉悦,死的坦然

这本书谈论的不仅仅是死亡。譬如阿图医生在前面的章节与我们探讨了传统的老年人的地位与控制权。一方面是遵循「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他们拥有处世的智慧」的传统价值观以及对亲人的羁绊,另一方面是埋怨如今的老年人缺少「多寿则辱」的觉悟,给子女平添负担。这种矛盾似乎在新的时代更加强烈了,现代医学技术为我们带来了长生不死的幻想,「活下去」成了我们的缺省选择,似乎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才有尊严。当年寿已高的人大限将至,一旦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便会紧抓不放,即使它让你活得生不如死。当然,由于种种意外而须挥手告别生命的年轻人大抵也是一样的,究竟是因为患者病人们自己意志还是家属们的难以坦然面对,很难说。

于是,如何让自己死得没有痛苦、死得有尊严、有品质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在从前,考虑身后事只是将死之人的权利,即使是现在,如果年轻人认真大方地谈论死亡,犯了所谓的忌讳,多少也会被为作一种怪异的行为。但这不是我们拒绝接受它的理由,对于健康活着的我们,不妨现在就开始考虑吧,趁着还清醒。

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梳理了从救济院到疗养院再到种种退休社区与辅助生活机构的演变历史。这无疑是一种好的转变,尽管它现在还不完美。在中国「临终关怀」这个概念还很新鲜,许多人的观念中,建立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尤其是比邻着住宅区,是很晦气的。

是时候该我们自发地去改变这种局面了。

正如作者说的:生的愉悦,死的坦然,都应该是完整生命的一部分。

其实在认真阅读这本书前,自己也曾几度思考过「死亡」这件事情。

书中的卡斯滕森提出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即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随着人的视野收缩,当我们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预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

我对此深有体会。在哮喘发作时,经历了竭尽全力也难以呼吸的痛苦后,我每次都觉得自己的人生观念被重置了,彼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只要能顺畅地呼吸,平淡的生活就是我最高的追求了。不过,这种想法随着哮喘症候的消失而渐渐消失,我又一步步提高了的对生活质量满足的阈值。只不过等它又卷土重来,我的想法便又被打回原形了。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和「镰仓物语」中都描绘了人死后会去往奇妙的异世界,他们将之称为灵魂的归宿。死亡这个词不再蒙上阴郁的暗灰色调,现代人越来越有为它正名的意识,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我们缺失的最重要的人生一课——死亡教育,在渐渐被摆上台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世代,人们会普遍接受自己会慢慢衰老与死亡的事实,也一定会对「生命」有更好的认识。

至于我们现在的人,该如何扣好人生的最后一颗纽扣呢?

我的一个建议是,从认真看完这本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