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它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却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垃圾,从小我们就被教育着要保护地球家园,保护花草树木,那些是从小就被教育着的常识,那些本该践行的话语,现在变得越来越委婉,而我们的环境却从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现实依旧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奔跑吧兄弟》里关于垃圾的一期节目,彻底撕开我们视而不见的屏障,将现状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那些可爱可敬的人们替我们守护着脏乱的家园,有时候还面临着生命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都说人多力量大,可面临如此窘境,我们却习惯了视而不见。在我所就读的一所大学里面,仍然存在着垃圾乱扔的现象,人类的虚假文明在在这一刻无所遁形。我不懂社会在进步,为什么我们的行为却在落后,那些课桌上遗留的垃圾,让人无言以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道只有通过外力的施加,才能唤醒我们沉睡的文明吗?

2019年7月的第一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终于正式实施。根据最新规定,混扔垃圾处罚50元以上200元以下,如果是单位没按规定垃圾分类,最高罚款5万。处罚严格的背后是严峻的现状。从试行开始,上海人似乎都被逼疯了,各式各样的微博热搜映入眼帘,让人啼笑皆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在上海的街头,我们似乎看不到以前的垃圾桶。这是因为他们不仅要把垃圾放置投放点,还要根据投放点固定时间扔,但这并不是逼疯上海人的主因,更为恐怖的是被垃圾分类支配的恐惧: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分类之细,让人咋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一出来,哀鸿一片。我们以为垃圾分类很难、很麻烦,殊不知在大洋大洋彼岸的邻国日本,早早就进行了垃圾分类,他们细致到带宠物出门会自带塑料瓶和水瓶,前者用于装粪便,后者用来冲洗残留物。除此之外,宠物的粪便也有严格的分类要求。那些以为很难的事,只是因为我们还没用心去做,而非太难。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电影《后天》,我们看到:温室效应正在引发地球的大灾难,北极冰川融化、飓风、冰雹、洪水、极度严寒,一系列的地球巨变引发了一场不可挽救的灾难,雪崩的时候会埋住谁?谁知道呢?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那些不经意带来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